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997篇
科学研究   31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7篇
综合类   16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6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91篇
  2013年   89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108篇
  2010年   98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102篇
  2007年   95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中,教师信息素养已经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在我国经济比较落后的广大西部地区进行特殊学校信息化建设必须更加重视提高教师信息素养,启智学校教师在信息技术态度、知识与能力、教育思想与方法等方面的现状以及对培训的需求与建议将影响启智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推进。  相似文献   
102.
<正>文言文凝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但教学现状却令人担忧。笔者在教学中发现通过激发学生兴趣,启引学生的智力发展,能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利于改善文言文的教学现状。在此,笔者就如何运用"启智"手段来改善文言文教学现状作简要介绍。一、授以方法,形成能力学习方法的掌握,是智力与能力的综合体现。适宜的方法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力。文言文学  相似文献   
103.
近几年的中考作文命题越来越紧密地联系生活,要求考生写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真情实感,特别是以"关注自我"为内容的命题比例呈上升趋势。"关注自我"不是强调以自我为中心,而是要引导同学们正确地认识自我,加强自信心,发挥自我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4.
杨蕾 《教书育人》2008,(2):100-102
哲学是求索真、善、美的学问,哲学教学也是一个追求真、善、美的过程,大学开设“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公共课的目的,在于提高大学生的理论思维水平和思想境界,促进大学生对真、善、美的理解和把握。因此,要想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中取得好的效果,就要力求真、善、美。  相似文献   
105.
"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是新世纪教育发展的主旋律,尤其是实施素质教育主阵地的课堂教学,更应该坚定这一思想,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勇于探索、争论的充分体现民主的良好学习环境,树立起"不唯书、不唯师、只唯实"的求真、求是精神,让课堂焕发真正的活力.  相似文献   
106.
科学发展的历史,不仅是推动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的历史,也是科学精神逐步形成、不断发展和取得成功的历史,三者是融合发展、共同前进的。因而,科学精神也从最初只注重在认破上探索和追求真理的“求真”精神扩展到关注价值层面上科学应用和服务于人类的“臻善”精神。实现“求真”和“臻善”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7.
教育的含义,众说纷纭,但其“启智”的功能却是相通的。它让人从无知到有知,由愚笨变聪颖,这才是其真实的含义。《礼记·学记》篇中云:“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近代学者梁启超也早有所言:“……亡而存之,废而举之,愚而智之,弱而强之,条理万端,皆归本于学校。”从至圣先师到今天数以万计的教育工作者,[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8.
现代德育由传统德育演化而来,保留了传统德育中的精华,加入了创新品质等现代性的特点。现代德育是一种促进德育主体现代化,以培养主体的创新能力为目标和任务的现代性的德育。  相似文献   
109.
“成德之教”与“求真之学”的关系在中国教育史中一直是一个难以平衡的问题,至今依然困扰着我们。文章以几所民国时期有代表性的中学为研究范例,从办学实践的角度对其在学校德育地位的认定、德育内容的更新与守成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0.
刘国强 《中国德育》2006,1(6):67-71
现代文明呈现出的巨大的技术力量深刻地改变着教育生活的面貌,人们熟悉的那个“教育”正在渐渐离我们远去。开设“师道与人生”栏目,意图推出一百位老师,几十年为师从教生涯,无数人从他们身上走过,他们用信念、激情和智慧历练出一颗鲜活而高贵的教育灵魂。他们的事迹经过岁月冲刷,一直在感动着我们,像流星划过,共同演绎着一条百年中国教育进步的生命轨迹。他们是真正的“师者”;推崇他们,景仰他们,因为他们也是做人的楷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