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31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24篇
教育   9014篇
科学研究   510篇
各国文化   70篇
体育   330篇
综合类   448篇
文化理论   32篇
信息传播   1303篇
  2024年   52篇
  2023年   244篇
  2022年   193篇
  2021年   231篇
  2020年   215篇
  2019年   200篇
  2018年   96篇
  2017年   156篇
  2016年   227篇
  2015年   440篇
  2014年   883篇
  2013年   697篇
  2012年   873篇
  2011年   1037篇
  2010年   799篇
  2009年   776篇
  2008年   924篇
  2007年   693篇
  2006年   622篇
  2005年   471篇
  2004年   419篇
  2003年   388篇
  2002年   302篇
  2001年   258篇
  2000年   166篇
  1999年   106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尼采哲学具有鲜明的反理性主义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首先,尼采对理性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批判,反对把逻辑、理性视作形而上学的根基,认为逻辑和理性都起源于非理性,反对把理性等同于人的本质,强调感官在认识中的重要性;其次,尼采主张用主观的相对的透视主义取代理性主义的认识论,从根本上否定客观的绝对的终极真理是不存在的,透视既然是多元的,那么世界也是多元化的,是无限可解释的。正是尼采哲学的这些特点对后现代主义哲学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从而使其哲学具有反理性的后现代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992.
以人权保障为旨归的宪政主义是人类共同追求的普世性价值。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人民宪政主义是对西方自由主义宪政的超越。让人民(社会中最大多数人)接近宪法——即通过创造制度条件让宪法进入广大民众的社会生活中去,是社会主义中国建构人民宪政主义的前提基础和实现路径,以实现形式宪政和实质宪政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993.
刑罚本质问题是刑法理论最基本的问题之一。犯罪是基于理性和非理性两个因素的行为,刑罚的本质不在于消灭方孔先生所说的人的动物性,也不仅仅是对犯罪的报应,而是惩罚犯罪和预防犯罪的结合。  相似文献   
994.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歌表现了对大自然的关注和热爱,对田园生活的向往。文章运用现代生态学意义上的生态整体主义思想分析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歌,用批判的眼光来审视生态诗歌的“生态”思想内涵和山水田园诗歌的思想特征,从三个方面指出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不属于生态诗歌。  相似文献   
995.
关于整体课程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这两种课程范式逐渐的由分离走向借鉴与融合,形成一种强调知识整体性、经验完整性、个人全面发展,强调灵性与多元融合,以谋求个人、自然以及社会整体和谐统一的一种整体课程。但整体课程能否超越现有学科课程体系扭转课程领域的面貌,实现培育"整体的人"的终极理想,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996.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颁布八年以来学者们对《纲要》进行了不同的解读。为全面深入领会和掌握《纲要》的精神及其对幼教实践的重要指导意义,笔者试从进步主义角度来解读。分析了进步主义的儿童观与知识观在《纲要》中的具体体现,表现在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知识的获得是幼儿参与活动构建的过程、提倡整合的综合课程以及活动教学等方面。并运用中国化的进步主义——陈鹤琴思想对《纲要》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997.
生态整体主义是生态主义的核心,整生是生态系统的根本规律,也是生态系统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影片《阿凡达》以超凡的想象与唯美的诗意,向人们展现了生态整体主义的内涵,对生态本位主义进行了深度思考,并且具有向生态整体主义回归的自觉,具有强烈的生态人文意识和生态审美内涵。  相似文献   
998.
口语进入日常主义诗歌,增加了诗歌的活力,贴近了生活和本真生命,消解了深度模式,回归了语词的澄明,是最具人性的汉语。  相似文献   
999.
在新的社会发展水平上,教育究竟应该朝着什么样的方向发展?教育的终极目的到底是什么?美国教育家赫钦斯在20世纪60年代为社会的发展勾勒出了美好的蓝图,并为教育在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作了一个理想的描绘——学习化社会。他认为未来社会不应该是一个单纯教育制度发达的社会或是人们迫于经济或职业的压力而去追求功利学习的社会,而是人人从劳动中被解放出来的闲暇社会,是人们充分利用闲暇时间去从事旨在提高人的自身价值和教养的社会。  相似文献   
1000.
感情是文章的灵魂与生命。《周易》说“修辞立其诚”(“修辞”是指讲话和写文章;“诚”是指说写者在讲话和文章中表露的真情实感),刘勰主张“为情而造文”,自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说“没有情感这个品质,任何笔调都不能打动人心”。这些精辟的论述告诉我们,写文章一定要有真情实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