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4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7篇
教育   6568篇
科学研究   132篇
体育   47篇
综合类   91篇
文化理论   11篇
信息传播   10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147篇
  2018年   90篇
  2017年   168篇
  2016年   230篇
  2015年   331篇
  2014年   761篇
  2013年   523篇
  2012年   574篇
  2011年   613篇
  2010年   484篇
  2009年   451篇
  2008年   538篇
  2007年   411篇
  2006年   296篇
  2005年   308篇
  2004年   225篇
  2003年   181篇
  2002年   123篇
  2001年   121篇
  2000年   91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王娟娟 《贵州教育》2011,(13):38-39
创设情境能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如果在导课时能够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情境,则能更快更准地切入主题,使教学更高效。教学中我们根据低年级儿童年龄小、爱玩好动、模仿能力强的特点,依托儿童现实生活,搭建生活平台,创设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情境的方法多种多样,如讲故事、猜谜语、听歌曲、看图片、演小品等。实践告诉我们,教学时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积极创设情境,采用灵活多样的导课方式,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32.
初中阶段的学生,在主客观因素作用下,极易产生学业和品德分化。(一)初中生学业和品德分化的规律1.学业分化先于品德分化。  相似文献   
33.
什么是教育资源?概括起来讲,各学科教材课本、新闻媒体及耳闻目睹的一些社会现象、自然环境,学生学习的方法、态度、能力,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个人修养、施教手段等等,都可以称为对学生实施教育的资源。  相似文献   
34.
很多中学生明白:多读好的课外书,能开拓视野、增长见识,提高写作水平,但在笔者的一次课堂调查中,不少中学生还是承认:周末、假期里,最想做的只有两件事——上网和准备上网。而当问及一些不上网的同学喜欢看什么课外书时,很多同学的回答更让我吃惊——言情、武侠、侦探小说!  相似文献   
35.
任颖 《文教资料》2012,(9):179-180
情境犹如品德课堂的催化剂,使品德教学的生活化有了载体,通过移情和暗示作用让学生获得直接经验和直观感受,优化教学过程,促进德育目标的实现。作者通过列举五个不同的情境创设案例,分别针对实验游戏情境、板书情境、道德两难情境、自然情境和辩论表演情境对品德课堂的催化作用进行了思考,为同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6.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所以,帮助学生参与生活、学习做人是《品德与社会》课的核心。  相似文献   
37.
本文通过对1981年以来6套小学德育教材的分析,揭示其中体现的儿童德育境遇的转变,并深入分析各阶段的伦理困境。德育教材中的“好儿童”内涵、主要德育资源与设计思路,是决定儿童德育境遇的三个关键因素。从思想品德教材时期到品德与生活(社会)教材时期,小学德育课教材中儿童的德育境遇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好儿童的内涵从“‘五爱’”转变为“过好自己的生活”,在德育过程中儿童由“聆听榜样故事”转变为“学过自己的生活”,教材设计思路由“聚焦儿童良心及其审查机制的建立”转变为“关注儿童现实生活问题的解决”。这两种德育境遇都包含着各自的伦理困境:前者为无思、无我、无生活,后者为自我中心的伦理立场、技术化的生活理路以及功利论的道德逻辑。认识到这些局限性,是深化德育课程与教材改革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38.
当前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存在着诸多的弊端,但只要我们在思想上重视,在教学上创新,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就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益,真正实现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德育功效。  相似文献   
39.
德育课程与其他课程一样,归根到底要服务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德育课程又与其他课程有所不同,它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联系着学生的幸福、自由、尊严和终极价值。笔者对海南省中小学德育状况进行调查发现  相似文献   
40.
文章从三个方面分析了高校语文教师的综合素养:从如何对待自己、学生、同行的角度分析教师的品德素养;从专业、科学文化的角度分析教师的知识素养;从选择加工、传导、组织管理、自我调控、创新的角度分析教师的能力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