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4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7篇
教育   6472篇
科学研究   132篇
体育   46篇
综合类   91篇
文化理论   11篇
信息传播   10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111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158篇
  2016年   218篇
  2015年   330篇
  2014年   760篇
  2013年   523篇
  2012年   574篇
  2011年   613篇
  2010年   484篇
  2009年   451篇
  2008年   538篇
  2007年   411篇
  2006年   296篇
  2005年   308篇
  2004年   225篇
  2003年   181篇
  2002年   123篇
  2001年   121篇
  2000年   91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剖析学生道德素质现状,探究形成成因,提供解决思路,以达到全面推进德育素质教育之目的。  相似文献   
992.
中小学生属于未成年人范畴。对事物接受能力和受其影响的能力是很强的。目前.我国已是市场经济体制。各种各样的不良风气和恶习.会对这些未成年的孩子产生影响.导致校内外学习风气不正.治安秩序混乱。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统计.近年来青少年犯罪呈上升趋势.而且涉及重案要案.在社会上已造成严重危害。特别是不满14周岁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比例大大提高.整个社会违法犯罪年龄结构重心下移.特别是以吸毒犯罪的青少年为主。  相似文献   
993.
《课程标准》指出: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良好品德的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进行。“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品德教育同样也必须通过生活发出力量才能成为真正的品德教育。”基于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和专家理论的指导,我认识到密切联系生活在品德教育上的重要性,注意改进教学方法、教学措施和教学内容,在《品德与生活》的教学中,从而切实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率,逐步树立了生活即课堂的思想。  相似文献   
994.
在体育教学中“体育后进生”是客观存在的。所谓“体育后进生”是指体育品德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水平与体育教学不相适应,完成不了体育学习任务的学生。教学中怎样对“体育后进生”进行转化教育,是本文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995.
教材: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第二单元《我们和太阳做游戏》教学片断:师:小朋友,就让我们伸出双臂,抬起头,用双手去抚摸太阳,用脸蛋去感受阳光,一起去沐浴在阳光下吧。(师生来到校园的一块草地上,教师播放《今天天气真好》的音乐。学生有的闭上双眼,有的坐着,有的躺着,还有的用小手小心翼翼地去捕捉阳光……)师:晒太阳后,你们有什么感受?生1:阳光真温暖。生2:阳光照在身上真舒服!生3:在阳光中上课,我很高兴。生4:阳光照在身上,就像妈妈的手抚摸着我,真想睡一会儿……生5:阳光是绿色的,阳光照在树叶上,树叶绿了,小草也绿了。生6:…  相似文献   
996.
品德与社会课程改革的宗旨是通过对学生生活的引导,发展他们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从转变学习方式的角度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997.
班级德育管理是组织、协调和控制德育在班级有效实施的过程,即由班主任和班干部组织引导全班同学,按照学校、社会的要求,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在心理上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社会、学校的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的过程。  相似文献   
998.
德育即道德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的规律,采用言教、身教等有效手段,在受教育者的积极参与中,通过外化和内化,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等素质的系统活动过程。  相似文献   
999.
设计理念: 本课在设计上依据“良好品德的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各方面的发展”,“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等德育理念,紧紧把握“活动性”和“开放性”课程的基本特征。采用猜谜、抚摸、表演、游戏、绘画等多种教学形式,调动学生的多种情感,增进学生对动物的喜爱与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1000.
《品德与社会》课程注重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并注重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反映儿童的需要,帮助儿童参与社会,学会做人,培养学生乐于探究,热爱生活,促进儿童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