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15篇
  免费   2篇
教育   2626篇
科学研究   21篇
各国文化   62篇
体育   33篇
综合类   71篇
文化理论   13篇
信息传播   29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239篇
  2013年   190篇
  2012年   204篇
  2011年   250篇
  2010年   294篇
  2009年   232篇
  2008年   390篇
  2007年   168篇
  2006年   178篇
  2005年   153篇
  2004年   109篇
  2003年   117篇
  2002年   84篇
  2001年   86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本文以详实的材料分析论述了大观楼长联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独特的风格,概括出它具有五方面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32.
杨红玉 《现代语文》2006,(12):83-84
刘勰《序志》中把《心雕龙》分为四大部分,第四部分可以称为学评论,周振甫说,学评论部分,“即从学史、作家论、鉴赏论和作家品德论的角度来探讨学评论”[1],所谓作家论即为《才略》篇。纪昀评《才略》曰“各论其人”[2],指出《才略》篇是专门批评论述作家的。刘永济解释“才略”二字说:“才略,才能识略之谓也,属之人。”[3]詹镁说:“《才略》篇是专门评论作家的才思的。‘才略’就是才思和识略。”[4]这些观点都指出《才略》是论作家的。  相似文献   
33.
严冰 《当代电大》2004,(1):8-10
期末复习的主要依据是教学大纲、教材和电视授课内容。教学大纲不但提出了总的教学要求,而且明确规定了各章节的基本教学内容和重点学习作品篇目。期末复习的范围,就是通过教材和电视授课体现的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内容。它大致包括三个方面:(1)文学史的基本知识;(2)重点学习作品;(3)对重要文学现象、重要作家和重点作品的评价与分析。  相似文献   
34.
致力于古今文学演变的研究者,没有必要继续在古今文学“是否断裂”、“应否断裂”的枝节问题上纠缠。大量中国现代文学旧期刊完全可以证明,不承认古今文学断裂的现象,是不符合历史实际的。但是,一笔抹杀现代作家为沟通古今文学的联系所付出的巨大心血,同样也是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35.
36.
文章通过对重写文学史的缘起、应遵循的方法原则及在写作中当预防的层面等的阐述,阐明了文学史写作的终极目标虚是产生出具有审美性和个人立场的研究型的学术著作,且这种文学史的重写工作需要不断进行。  相似文献   
37.
因了兴趣的转移,其爱好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即由对古代男性作家作品的喜爱,转而对古代女性作家作品的青睐。近年来,我先后拜读了陈东原的《中国妇女生活史》、辉群的《女性与学》、谢无量的《中国妇女学史》以及谭正璧的《中国女性学史话》等有关书籍。之后深有感触。如若把男性作品比作大山,那么女性作品就像流水;如若把男性作品比作梅树,那么女性作品就是美人蕉。一有阳刚之气,一有阴柔之美。二相得益彰,相映成趣,使得整个学园地丰富多彩,摇曳多姿。  相似文献   
38.
台湾文学研究前沿问题(笔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专辑集中讨论了台湾文学研究的一系列前沿问题:当前台湾文学的主流;“重写台湾文学史”;台湾文学的史料发掘的意义;祖国大陆台湾文学研究的现状与新空间的展开;“现代性”与台湾文学研究;分析台湾文论的后结构转型及其影响;提出从文本的语言形态进入日据时期台湾文学研究的理念。  相似文献   
39.
一百年来,中国古代文学史的编写工作虽然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但还存在着一些不足。要弥补这些不足,应注意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保持多元的格局;二是开阔视野,拓展内容;三是体现当代精神,吸收新的研究成果;四是重积累,循序渐进。这样才能真正展示中国文学发展演变的真实面貌,揭示中国文学发展的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40.
民间文学是优秀文学遗产中最宝贵的文学之一,我国民间文学研究在古代已发生了自身的“前史”,五四以来文学先驱们也把视角放在民众身上,有强烈的平民意识,但只是从启蒙角度来吸收民间文学的营养,并没有真正从文学史角度把握民间文学。解放以来,在毛泽东的民间文艺指导下开展新民歌运动,从民间寻找文化资源,但其中隐含新文学界的文学想象。80年代在重写文学史浪潮的推动下,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从史的角度对民间文学与民间有新的认识,但他竭力从民间文学中挖掘出来的也只是民间文学的“隐形结构”。因而,新文学史研究视镜中存在民间缺失,应呼吁对民间文学“史”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