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篇
  免费   1篇
教育   156篇
科学研究   15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2篇
综合类   3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现在网络上常用的“哥”与“姐”义,已经不是作为亲属称谓或社交称谓,其作为已经增加了一分戏谑、极具个性、受人追捧等文化性别特征的功能也在逐渐减弱,尚、大胆、个性义的代名词。本文通过对中“哥”和“姐”用法的分析,探讨背后文化义的演变及其所表现出的不平衡性。更多情况下作为时“哥”、“姐”所包含  相似文献   
72.
我有一个表哥,他的父母在北京做生意.每次放假他就会“投奔”我家。表哥高高的鼻梁上架着一副小眼镜,看上去颇有些滑稽,我们也常拿此开玩笑。不过。你可别小瞧了我这位戴小眼镜的表哥,他可是个名副其实的“匪哥”哩!  相似文献   
73.
认同研究一直都是世界文学研究的一个热点话题,它涉及民族、文化、政治等各个方面。美国韩裔作家李敏金在《柏青哥》中塑造了一群在日朝鲜人的形象,在作品中体现出来的是历史带给这个群体身份认同的重重阻碍,但他们仍是一群努力生活满怀信仰的人。本文结合身份认同研究的现状以及《柏青哥》这部作品的创作,对作品中的身份认同问题展开研究,重点分析其中体现在诺亚身上的身份认同的悲剧。  相似文献   
74.
精神亮色     
正亲切的阳光、扎萨克河水,闪烁着迷茫的光,爱抚和温存着万物。熟稔的故土敞开天空般广阔的胸怀,惠泽着五光十色的世界。远远的地平线处,一幢幢鳞次栉比的建筑傲然矗立,繁华、杂沓、喧沸的市声此起彼伏,湮没了胡汉铁马的征战屠戮吗?湮没了记忆的低矮小屋和勒勒车辙的辛酸吗?一切早已在风中消逝了。远离故乡的日日夜夜里,古朴灵秀的扎萨克盆地常常在我轻眠的梦呓里漫长地游历。而此刻,蓝  相似文献   
75.
76.
由于成书仓促 ,《清史稿·藩部世表三》对青海蒙古札萨克世系的记载多有错讹之处 ,佟佳江先生所著《清史稿订误》一书业已作了部分订误。本文在此基础上 ,主要根据 1996年 12月影印出版的《光绪朝朱批奏折》、北洋时期《政府公报》第2 0 2号、《清实录》、《清代蒙古官吏传》和《蒙古世系》等史料相互印证 ,对该表予以再订误 ,旨在使之益臻完善  相似文献   
77.
“哥尼斯堡七桥问题”堪称数学史上的一段佳话。事情发生在18世纪初叶,有人提出了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在东普鲁士的首府哥尼斯堡市有7座桥,人在散步时,是否可以每座桥只经过一次,而走完所有7座桥(如图1)?  相似文献   
78.
19世纪20年代以后,哥特小说在美国迅速繁荣、持续发展的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美国社会和文化中强大的清教主义传统。作家霍桑深受清教主义影响,创作明显继承了哥特传统。在他的笔下,哥特传统被注入到了心理深度。  相似文献   
79.
海明威晚期一部小说<老人与海>的故事情节非常简朴,但它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在本文,笔者将借用拉康的"镜像阶段"理论,从"自我认证"的角度对老人的"理想我"进行分析,说明<老人与海>之所以能获得巨大的成功,其中有一条不能忽视的原因是这部小说不仅仅讲述主人公桑蒂亚哥一个人的故事,而是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的故事.  相似文献   
80.
米哈伊尔&#183;亚历山大罗维奇&#183;肖洛霍夫(1905-1984)是苏联时代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以描写顿河地区哥萨克的生活和命运而闻名于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