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432篇 |
免费 | 5篇 |
专业分类
教育 | 2989篇 |
科学研究 | 66篇 |
各国文化 | 124篇 |
体育 | 276篇 |
综合类 | 231篇 |
文化理论 | 26篇 |
信息传播 | 72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44篇 |
2022年 | 47篇 |
2021年 | 28篇 |
2020年 | 36篇 |
2019年 | 20篇 |
2018年 | 25篇 |
2017年 | 47篇 |
2016年 | 57篇 |
2015年 | 161篇 |
2014年 | 368篇 |
2013年 | 344篇 |
2012年 | 321篇 |
2011年 | 344篇 |
2010年 | 299篇 |
2009年 | 261篇 |
2008年 | 363篇 |
2007年 | 247篇 |
2006年 | 219篇 |
2005年 | 193篇 |
2004年 | 182篇 |
2003年 | 180篇 |
2002年 | 161篇 |
2001年 | 182篇 |
2000年 | 100篇 |
1999年 | 49篇 |
1998年 | 33篇 |
1997年 | 15篇 |
1996年 | 21篇 |
1995年 | 14篇 |
1994年 | 14篇 |
1993年 | 12篇 |
1992年 | 14篇 |
1991年 | 10篇 |
1990年 | 8篇 |
1989年 | 10篇 |
1984年 | 1篇 |
195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4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1.
边塞诗是唐代诗歌的重要形式之一,无论是浴血沙场的战争画面,还是穷沙绝漠之地归期遥远的思乡之情,都为唐代边塞诗增加了无穷的魅力。唐代边塞诗极大地丰富了当时诗歌的创作,同时也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代学生由于生活经历的限制, 相似文献
912.
冯涛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22(5):104-105
李绅是中唐诗坛上一位重要诗人,他首创《乐府新题》,成为“新乐府运动”的先锋,其关注民生的《悯农》二首也脍炙人口。但从他晚年编辑的《追昔游集》看,其后期诗歌创作远离了前期批判现实的道路,究其原因是时代环境、自身经历、主观思想几方面造成的。 相似文献
913.
915.
陈飞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5):119-129
唐代"岳牧举"从"主—客"关系上说主要有两类:一是"岳牧"举荐人才,往往与封禅之类活动相关,属特殊制举;二是举荐"岳牧"型人才,是通常制举。前者还有更具体的考试和录取科目;后者本身就是科目,是严格意义上的"岳牧举",为唐人所创置。"岳牧"在唐代一般作为"高级地方长官"的代称,以上两类"岳牧举"又可进行相应的"置换",从而成为广义的"岳牧举"。文献记载和学者论著多不详明和准确。由于"岳牧"在国家政治和文化的地位和意义特别重要,历代帝王莫不慎重其选,唐代则达到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916.
古远清 《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9,29(2):68-73
论作品之丰富、思想之深广、技巧之超卓、风格之多变、影响之深远,余光中无疑是成就最大者之一。要选择中国当代大诗人的话,他是一个呼声极高的候选人。 相似文献
917.
周玉冰 《中学生阅读(高中版)》2007,(2S):35-37
凡·高,是举世闻名的荷兰大画家,他生前的默默无闻,死后的大放异彩;他激情奔涌的画作,疯狂错乱的生活,成了艺术史上永恒的话题。凡·高是天才的,许多天才的道路似乎都是这样艰难地走过来的。100多年后,中国的诗人海子也在世界的另一端,艺术的另一个领域,沿着凡·高的道路在痛苦中前行。英雄惺惺相惜,天才们也差不多是这样。海子在他的《诗学,一份提纲》中几次提到他所敬爱着的画家凡·高,另外,他还特别写了一首诗纪念凡·高。在这首名为《阿尔的太阳——给我的瘦哥哥》中,他写道:把星空烧成粗糙的河流/把土地烧得旋转……红头发的哥哥,喝完苦艾酒/你就开始点这把火吧/烧吧。海子眼中的瘦哥哥是充满激情、充满痛苦的,其实,他本人也是如此。他们的艺术理想总是和现实相差太远,他们的创作才能并不能保障他们在生活中也过得如鱼得水,相反,总是痛苦多于幸福。本期“教材解读”栏目安排了两组文章,介绍海子和凡·高的真实生活、创作道路,并结合教材赏析其优秀作品,希望通过这样的阅读,让大家更多地了解他们,认识他们。(雨羽) 相似文献
918.
宋立峰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29(1):74-76
文化有强弱之分,在历史长河中,文化也表现出优交劣汰的现象。但是在文化交流中,两种或是多种文化能否共存,不仅是民族选择文化的结果,还有国家强制力的参与和干涉。佛教在汉代传入中土以后,特别是在唐代,日益中国化的过程中充满了国家的强制力作用。 相似文献
919.
920.
唐代贞观年间,灾患频仍,唐政府通过实施一系列积极有效的防灾救灾措施,最终把灾患的危害减小到最低点,从而保障了人民的生产生活,稳定了社会,实现天下大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