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篇
  免费   0篇
教育   224篇
科学研究   3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6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1.
张友修 《中国钓鱼》2005,(12):63-63
我是当地有名的钓鱼迷,节假日大多在水库边度过。妻对我钓鱼是不赞成的,她常唠叨的理由有三条:一是不安全。骑摩托车不安全,雷雨前电闪雷鸣不安全,在水深的悬崖边钓鱼不安全。二是不文雅。阳光暴晒脸膛红黑不文雅,钓鱼时穿的服装不文雅,下雨时淋成落汤鸡的样子更不文雅。三是太劳累。饭菜吃不好太苦,睡眠不好太乏,垂钓时间长太累。我承认妻的唠叨很有道理,口头答应但痴心不改,该钓鱼时照样去钓鱼。  相似文献   
12.
校园诗一组     
杨国洪 《下一代》2014,(10):36-36
老师的唠叨 老师的唠叨,是反复,是强调, 小树泛绿勤把水浇,一遭一遭。 我们的学习,不自觉,易忘掉, 打开课本不断指导,进驻头脑。 每天朝晖映照,每天小草长高, 始觉唠叨让我们懂得科学奥妙。  相似文献   
13.
妈妈的唠叨     
我的妈妈是个小学老师,她34岁,中等个儿,披着一头长发,喜欢穿休闲装,显得很精神。她对我可好了,可就是有一个缺点:爱唠叨。  相似文献   
14.
【老马分析:老年人回归心理的表现】树老根多,人老话多,也是常理。人上了岁数话多了,一般来说不算病,而属于心理年龄特征,就是说,这是正常的。但是,如果人老话多过头了,整日唠唠叨叨,喋喋不休,就属于心理障碍,就应该进行心理调整了。所谓人老话多过头了,主要表现为说话翻来覆去,凡事爱多嘴,在家中什么都看不上眼,都要说几句。  相似文献   
15.
《健身科学》2012,(12):9-9
如果家庭成员和朋友总在你身旁唠叨要注意锻炼身体,可能会让你感到厌烦,但一项新的心理学研究发现:这种唠叨真的能起到促进人们多进行锻炼的效果。由英国林肯大学进行的这项研究首次探讨了社会因素对30—60岁人群体育运动量的影响。通过对英国全国范匍内成年人的系列访谈,研究者发现最不爱运动的人实际上体会到了配偶和孩子的唠叫对自己造成的烦恼。  相似文献   
16.
天歌 《高中生之友》2010,(11):43-43
“当初怎么会生出你这个不听话的儿子!”父母摇着头,一脸无奈.“你真是无可救药了!”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是的.没考上重点高中,我不禁心灰意冷。父亲的斥责在我眼里成了唾弃,母亲的鼓励也被我视为唠叨。一种难以明说的青春期的叛逆感在我心中升腾,我开始憎恨这个世界,并与父母作对。  相似文献   
17.
我的妈妈今年34岁,她瘦瘦高高的,面容清秀,仪态端庄,温柔娴雅,只是眼角有几条浅浅的鱼尾纹。如此仪态万方的妈妈却有一个天大的缺点———爱唠叨。说起她的这个缺点,那真是惊天地、泣鬼神,三天三夜也道不完。  相似文献   
18.
唠叨中成长 妈妈的唠叨是不是让你觉得心烦意乱.但又无可奈何?其实唠叨也是一种爱.只是你还没有明白.因为你还没有学会成长。  相似文献   
19.
孩子们沉迷于游戏、玩耍,不思学习,我们是怎么教育的呢?我们常常是唠叨:“你不好好学习,长大后悔就来不及了。”“现在不努力学习,以后生活就艰苦了。”“这么不听话,你爱学就学,不学就算了不要念了”……学生们面对这些苦心婆口的话,常常是充耳不闻,父母与老师一转身,他们依然故我。  相似文献   
20.
“要去军训喽!”出发那天,我兴奋得早早起了床,我早就想过过清静日子了——远离妈妈烦人的唠叨,真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