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91篇
  免费   0篇
教育   4364篇
科学研究   71篇
各国文化   14篇
体育   18篇
综合类   59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64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73篇
  2019年   104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88篇
  2016年   94篇
  2015年   136篇
  2014年   331篇
  2013年   309篇
  2012年   324篇
  2011年   439篇
  2010年   367篇
  2009年   300篇
  2008年   362篇
  2007年   281篇
  2006年   211篇
  2005年   193篇
  2004年   254篇
  2003年   184篇
  2002年   136篇
  2001年   85篇
  2000年   82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古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古诗具有多义性、跳跃性、形象性等特点,其教学对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有重要意义。笔者在古诗教学中注意结合诗歌特点,从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关注他们的个性发展出发,创设情境,以美激趣,探索了以下古诗  相似文献   
82.
"1带N"涟漪型阅读是群文阅读的一个分支,同群文阅读一样,"1带N"涟漪型阅读旨在培养学生广泛阅读的兴趣,扩大阅读面、提高阅读品位等。"1带N"涟漪型阅读教学不仅可以运用在现代文上,也可以运用在古诗教学中。并且,在古诗教学中,"1带N"涟漪型阅读也显示出了它的优越性。本文将从"1带N"涟漪型阅读的概念、"1带N"涟漪型阅读在古诗教学中的独特优势、"1带N"涟漪型阅读在古诗中的组文方式三个方面对"1带N"涟漪型阅读教学进行探讨,探究其在古诗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3.
84.
张金朔  刘敏 《现代语文》2006,(6):111-112
诗作为一种学样式,自然反映一定的社会生活面貌。当诗人受现实生活中某事物的触动,激发感情,而通过形象、凝炼和具有韵律感的语言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85.
【设计说明】 本课设计,意在以杜甫的《登高》为例,确立赏析诗词的“五种意识”,突破五个难点,为帮助学生赏析古诗词作一点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86.
中国是一个浪漫的国度,是一个诗的国度。中国的古人写诗,今人还在写;中国的燕子闭着眼腈背诗,老人捋着胡须吟诗;中目的普通老百姓能随口作诗,满腹经纶的文人更是出口成诗。中国诗风蔚然.令外国人惊叹不已。  相似文献   
87.
朱光潜先生在《诗论》一书中说,“诗无达诂,诗不可解”。意思是说,诗不能分析,诗一分析,那种内在的韵味就荡然无存了。洪春幸的这堂课,引领了一条古诗教学的路一诵读。洪老师从题目开始读,把诗读正确,读出节奏,读出味道,而且他自己先范读,这条主线抓得非常好。洪老师处理诵读也非常有章法:第一层次,让孩子们发挥想象,进入诗的意象。第二层次,读出诗情,如将“自然之酒”提升到了“精神之酒”。第三层次,读出诗境,让孩子们充分想象李白之思,这样的学习才充满诗情画意。当然,对李白这首诗,我建议教师应准确把握这首诗的情感基调;另外,洪老师把两首古诗放在一起,是想建立送别组诗,加以整合,加以提升,但课堂结尾还单薄了一点。  相似文献   
88.
古诗是融音乐美、书画美、意境美为一体的古典艺术。每一首诗都流淌着生命意识之泉的汩汩清流,起伏着诗人丰富的情感。诗的语言极其凝练含蓄又生动形象,是运用语言的典范,也是学生学习语言最好的材料。如何让稚嫩的小学生真正读懂一首诗,认识诗人,了解诗文化,是需要教师的教学智慧的。  相似文献   
89.
陈胜洋 《现代语文》2006,(12):42-42
诗是语言的艺术,中国诗歌在语言锤炼方面独具匠心.古代诗人善于在语言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利用汉字的特点来加强语言的形象性.其中,古诗中出现的一些无动词诗句更是透出其美感,诗句无动词而有动妙,可谓无中见有,静中窥动,这更是一种艺术辩证法  相似文献   
90.
李继高 《商洛学院学报》2007,21(3):F0003-F0003
历代有识之士皆重视民俗(风俗)文化的研究和改良。我国古老的典籍《礼记》中就有“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的教诲;《汉书·艺文志》提出“观世风,知得失,自考正也”。“风行俗成,万世之基定”。杜甫追求“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苏轼强调:“人之寿天在之气,国之长短在风俗。”[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