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9篇
  免费   1篇
教育   384篇
科学研究   14篇
各国文化   4篇
综合类   28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49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刘向的思想主要体现在法律、文史及政治方面,尤其法律思想在我国古代法制史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他的德刑思想,演化而成为唐代的中华法系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原则,对于历代法律制度的制定和完善都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2.
“罚牲刑”是用罚牲畜的方式来惩处犯人的一种刑罚制度,作为蒙古社会游牧经济发展条件下的一种律法,被蒙古统治阶级乃至后来的清朝统治者所认可,并广泛推广使用。清初以及清中后期对“罚牲刑”的立法变化,反映了清代蒙古“罚牲刑”的诸多立法特点,说明了清政府在对蒙古立法上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3.
贡禹认为汉初无赎刑,沈家本和程树德也持汉初无赎刑的观点。但是,竹简秦汉律中却有大量的关于赎刑的法令,许多学者鉴于出土文献的高度可信性而否定贡禹汉初无赎刑的论说。出土文献具有高度的可信性,传世文献的价值也不应该轻易地加以否定,贡禹"汉初无赎刑"的认识应非虚言。汉初的以爵赎罪由法律明文规定,具有法定性和确定性,在适用范围上具有普遍性,在适用机会上具有平等性,因而可以被时人理解和接受,被认为具有合理性,这才是贡禹认为汉初无赎刑的真正原因。西汉中期以后,随着大规模的赐爵和鬻爵,军功爵开始轻滥化,尤其是普通百姓可以获得的低级爵更加变得有名无实,以爵赎罪逐渐被以钱赎罪取代,赎刑开始成为富人才可以享有的法律特权。  相似文献   
144.
朱敦儒传     
传主简介朱敦儒,南宋词人。他志行高洁,在朝野很有声望,但不喜欢做官,朝廷数次征召,他都没有就任。1132年,经朋友劝说,入朝为官。因为主张抗击金兵,被弹劾与主战的李光勾结而罢官。朱敦儒擅长词作,人称"词俊"。与被称为"诗俊"的陈与义都位列"洛中八俊"。他的词作风格随人生经历而变化,早期词风活泼,中期悲壮,晚期则比较疏朗晓畅。  相似文献   
145.
《檀香刑》是莫言艺术创作的一次"有意识地大踏步撤退",是其"作为老百姓写作"的有力尝试。莫言即是站在民间文化的立场上,用老百姓的语言(民间的说唱艺术---猫腔)、视角和思维方式来叙述一段民间文化的不屈抗争史。作品在民间文化与庙堂文化的矛盾斗争中,展现了民间文化的巨大的原始生命力,体现了作者的文学创作态度。  相似文献   
146.
减死刑是汉代一种重要的刑罚.两汉时期的减死刑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它与赎死属于不同性质的刑罚.宫刑及徙刑作为减死刑也需分作不同阶段进行讨论.减死刑在两汉时期并没有形成严格的减罪序列.  相似文献   
147.
北宋的减免刑罚制度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北宋的赎刑、赦免制度和录囚制度三个方面对北宋的刑罚减免进行了简要的分析,综合运用史料分析的定性分析和列表比较的定量分析对北宋的减免刑罚制度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48.
以清官闻名于世的包拯其法律思想也是极其丰富的,他认为,法律是治理国家的重要工具。为了使法律对国家的长治久安起到保障作用,包拯认为必须注意法令的统一和稳定;法律的统一和稳定是法律发挥作用的重要条件;而要使法律发挥作用,最重要的还是法律的贯彻执行。在法律的具体贯彻上,包拯提出了任用良吏、止绝内降、务得慎刑以及明正赏罚的主张。包拯一生久任察官,经验丰富,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而具有一定特色的法律思想,显示了他的卓越见解。  相似文献   
149.
对于因罪而囚,清代典志中多已备载。然而在执行过程中,或因天灾“感召天和”而清理刑狱,或因重犯狡黠而法外非刑,或因提禁疏虞而囚犯潜脱,更有囚犯恃势横行监狱及畏罪自尽等事,情弊所在多有。现从馆藏宫中朱批奏折、军机处录副奏折及上谕档中,选辑部分乾隆朝刑狱管理方面的史料予以刊出,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50.
张秉伦 《寻根》2003,(6):86-90
秦永艳先生在《寻根》2003年第2期上发表的《浅谈商代的刑罚》一文,读之受益匪浅。秦先生将商代刑罚分为徒刑、肉刑和死刑三类。其中徒刑包括“骨靡”(相当于战国时的“城旦”,即服劳役)和囚刑;肉刑只有墨刑和刖刑,而无劓刑和宫刑;死刑包括辟刑、剖刑和族诛。本文仅就商代的劓刑、宫刑与“劓殄”进行讨论。一、商代应有劓刑据《甲骨文合集》载,至少有四片甲骨上的文字与劓刑有关(附图1—4):1.贞 《甲骨文合集》5996片2.于 《甲骨文合集》5997片3. 《甲骨文合集》5998片4. 《甲骨文合集》5999片图1图2图3以上四片甲骨中的“”系鼻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