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4篇
  免费   0篇
教育   206篇
科学研究   7篇
各国文化   14篇
体育   18篇
综合类   8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3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在社会混乱的汉魏之际,察举制度式微,此时逐渐兴起的人物品题之风对发现人才、选拔人才和人才流动以及对社会局势的变化等方面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其主要表现:第一,在“君择臣,臣亦择君”的汉魏之际,人物品题在“择臣”和“择君”的“双向选择”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第二,人物品题对制定战略战术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第三,人们对曹操与袁绍的对比评论,既突出了汉魏之际人物品评重比较的特征,又对曹操以弱胜强,战胜袁绍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2.
作为一个历史人物,周瑜身后存在着两个截然不同的镜像。在正史与野史、官方与民间之中,1800年来,出现着形形色色的周瑜,并与那个曾经真实存在的周瑜,渐行渐远。  相似文献   
133.
生平李颙(1627~1705),明清之际哲学家。字中孚,号二曲。李颙在理学上颇有造诣,被称为海内大儒;李颙和眉县李柏、富平李因笃统称为关中三李。  相似文献   
134.
袁宗虎 《科教文汇》2008,(29):195-195
明清易代之际,作为知识分子阶层曾是明朝臣子的士大夫们表现出来的荣辱观具有历史的凸显性。文章通过对明清之际士大夫荣辱观的内容和表现的考察,提取出了爱国主义、个体价值、知行合一等在今天依旧具有重大价值和意义的特色成分。  相似文献   
135.
点评是我国传统的文学评论方法和语文阅读方法,以其“短平快”“轻灵活”的优势,备受注家、评家和阅读者的青睐。明清之际,随着长篇小说的繁荣,点评蜂起,形成高潮。  相似文献   
136.
黄敦兵 《江汉学术》2011,(1):99-104
从亡国之由的追问中,黄宗羲批评了士人阶层中弥漫的"市井之气"、"乡愿"之学及晚明以来士人不自振拔、逃禅等"风节委地"之士风.他认为,作为遗民的士人,为敌国尽死节并非唯一选择,其应然的应世方式是"持子陵之风节",傲活人世,竭力著述,"抱道不仕"新朝,在维系"清气"、"扶植善类"方面做出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137.
《小火炬》2012,(Z2):16
达Q博士:作为一种大名鼎鼎的工艺产品,福建木雕产生于唐宋之际,在明清时期得到空前的发展。福建博物院里珍藏着一组清代的黄杨木八仙组雕像,这一次就围绕看它们来进行趣味小测试吧!1.福建木雕主要采用黄杨木、龙眼木、茶树根为雕刻材料,主要是因为:A.这是福建本地最为常见的树木B、它们质地坚韧、纹理细密,不容易腐烂和被虫蛀2."八仙"分别是铁拐  相似文献   
138.
汉魏之际的家族文学,无论是家族形态,还是家族创作都随着时代发展而改变。东汉家族文学主要表现为赋和奏疏章表等政治应用性文体。但至建安时期,由于文学观念的增强,诗歌精神的复归,以及文学审美认识的提高,文学家族的创作发生了许多变化。不仅文体上诗歌等纯文学形式的题材得到大量创作,而且其它形式文学的艺术成就也趋于成熟和个性化。蔡氏父女和曹氏父子是这个过渡阶段的典型代表,他们直启颇具现代文学意义的家族文学。  相似文献   
139.
《收藏》2013,(9):224-225
楠,古称柟,最早的文献记载始见战国后期的《山海经》一书,是书记载"柟"之处几十三处,分载于《五藏山经》各山经。东晋郭璞的注《山海经·南山经》:"虖勺之山,其上多柟"时所说:"楠,大木,叶似桑,今作楠,音南"后之六朝·梁陶宏景《别录》又有:"楠材微  相似文献   
140.
贾关法 《收藏界》2013,(2):60-65
"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扬州,这个地处南北要冲的"运河之都",以其经济繁荣、风光旖旎、人文荟萃而独具魅力,成为古代人们向往的地方。明清之际,随着东南地区经济的发展,扬州的经济地位日趋重要,加之两淮盐运使司衙署设在扬州,各地盐商多聚集于此。那些一掷千金的巨富,为了提高社会地位,或大量收藏古玩书画,或与文人墨客交往附庸风雅,或以书画送礼,从而带动了文化艺术的空前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