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402篇
科学研究   8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7篇
综合类   19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361.
鲁迅作为二十世纪中国的文化巨人,思想巨人,他的思想博大精深,他的作品暴露了病态社会的种种弊病,没有哪一个作家像他一样将我们的国民性写得那么形象深刻,鞭辟入里。  相似文献   
362.
<故事新编>中的"油滑"实质上是指对某种无意义存在的发现与质疑.体现在小说中就是无所不在的"吃"."吃"不仅具有鲁迅所认可的生理学功能,也关涉着整个的中国文化.在"吃人"到"吃饭"的转变中,折射出鲁迅对于重"精神"的国民性批判的深入反省:它仅在理论层面上是有效的,在实践上,制约着"精神"出场的"铁屋子"首先是"身体化"("谋生"、"吃")的文化心理倾向.  相似文献   
363.
陈冲 《华章》2008,(16):27-27
明恩溥在<中国人的气质>中,从一个外国人的角度深刻描述了他眼中的中国人,中国人所具有的特性.其生动的语言和例子使此书在20世纪初受到了广大外国人的追捧,对外国人的中国观形成了巨大影响.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众多的中国有识之士分别在不同时期分别表示了对此书重视,尤其在国民性研究领域.本文主要谈一下<中国人的气质>对近代中国国民性研究的影响.  相似文献   
364.
鲁迅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他对中国国民性的批判和重建是贯穿其一生的重要思想,也是最具有生命力、最具有现实意义的部分,近年来有关鲁迅思想的研究中大量的成果集中在“改造国民性”上。  相似文献   
365.
中国现代文学的启蒙姿态肇端于晚清的社会变革思潮,戊戌变法的失败引发了粱启超开启民智的思考,进而提出了“小说界革命”的口号,试图把文学作为改良社会的工具;之后,鲁迅也从强国的角度,提出以摩罗诗警醒民众的“立人”主张,现代意义的“个性解放”引进国门;至五四时期,“人的文学”思想浮出水面。这期间所表现出来的启蒙文学观念的变迁轨迹清晰可见,展现了“现代性”的成长历程,但无论是怎样的主张。其基本的出发点都没能脱出救亡强国的时代主题。这一主题可以看作是20世纪初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最根本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366.
在近代,“改造国民性”思潮属于精神—文化—心理层面的一次自我反省与自我批判,它在新文化运动中达到了高潮。通过批判国民劣根性,探讨国民与民族、国民与国家的关系,把中华民族所具有的自我反省、自我批判、自我革新以及自强不息的精神推向了一个高潮;通过反思与批判,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要实现国家的强大,关键是弘扬新的国民精神、塑造新国民,即实现人的近代化与现代化。从某种意义上说,“改造国民性”思潮就是一场人的近代化运动,在思想理论方面为今天国民精神的重塑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367.
五四时期,部分留洋人士留下了大量游记、日记、书信等形式的自传,他们尤其留意国人及自身在海外的形象问题。这种描述多带有一种自卑和屈辱感,进而体现为对华人以及自身国民劣根性的反思与批判。邹韬奋记录了这种现象与经历,以促使国人自省;朱自清通过实录自己在欧洲的遭遇,真实再现了民族受屈辱的处境;朱湘则在感受屈辱的同时,表达出自我改变、自我发展的愿望,以此进行坚决的抗争。这些自传反映了有志之士放眼看世界的心态和胸襟,在民族文化和自身的剖析中带有民族自强的愿望,是五四精神的体现。  相似文献   
368.
从探索医治国人身体疾病的"医学救国"到为医治国人精神创伤的文艺启蒙,鲁迅逐步确立了他文艺救国的思路.这一救国思路的核心就是"立人"和启蒙:即启发国人觉醒,把国人从封建思想长期毒害所造成的愚昧麻木状态下解放出来,使每个人的聪明才智、创造精神都得到充分施展和发扬.  相似文献   
369.
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的传统国民性遭遇了重大的挑战,列强入侵和辛亥革命导致中国社会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而催生了国民性的一系列演变。传统国民性的劣根性被深刻意识到,进而产生了适应时代潮流的新的国民性。  相似文献   
370.
在几十年的创作生涯中,巴金始终沿着鲁迅开辟的道路,忠实地生活,顽强地探索,不懈地著述。通过对“看客”的国民性批判、对反封建文学主题的拓展和对知识分子文化人格的高扬,巴金实现了对鲁迅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