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496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78篇
教育   24944篇
科学研究   1323篇
各国文化   108篇
体育   618篇
综合类   1019篇
文化理论   185篇
信息传播   2438篇
  2024年   188篇
  2023年   634篇
  2022年   747篇
  2021年   854篇
  2020年   896篇
  2019年   919篇
  2018年   275篇
  2017年   345篇
  2016年   408篇
  2015年   779篇
  2014年   2004篇
  2013年   1517篇
  2012年   1934篇
  2011年   1997篇
  2010年   1804篇
  2009年   1827篇
  2008年   2337篇
  2007年   1993篇
  2006年   1656篇
  2005年   1389篇
  2004年   1227篇
  2003年   1224篇
  2002年   1352篇
  2001年   891篇
  2000年   492篇
  1999年   278篇
  1998年   169篇
  1997年   184篇
  1996年   83篇
  1995年   60篇
  1994年   60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人类已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全球化的网络时代,“网络化”已成为经济、文化与人际交往等社会生活的主要发展趋势和时代特征.然而,信息网络在给人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政治、法律、伦理道德失范等社会问题,传统道德受到严峻的挑战.为把青少年培养成文明的网络主体,必须建立网络道德规范、加强网络立法、提高青少年的网络自律能力、加强网上德育工作.  相似文献   
982.
忏悔意识于文学自有其伟大之处,它使作品的主人公有了检视自我心灵的可能,在良知痛苦和生命意识的觉醒中达到了对自我的质疑与批判;同时,忏悔意识源于对存在局限的敏锐直觉,从而在更高层面上达到了对存在条件拷问的维度。在鲁迅的文学世界中,忏悔意识集中表现为道德忏悔与形而上忏悔,体现了一位卓越文学家应该有的精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983.
传媒商业化语境下的大众文学,既丰富了青少年的娱乐与消遣,使青少年的生活变得前所未有的多姿多彩,又造成了青少年人文精神的丧失,价值观的消解,审美情趣的低俗等。本文拟从传媒商业化语境下的大众文学入手,分析其带来的诸多负面效应,并提出规避其负面影响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984.
功利主义思想由于缺乏对行动者问题的关注而受到德性伦理等相关伦理思想的批判,但行动者中心的伦理理论又不是自明的。在分析功利主义的特征以及以伯纳德.威廉斯为代表的德性伦理思想家对功利主义忽视"个人完整性"的批判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放弃作为决策程序的功利主义,保留功利主义作为一种正当性标准,通过改进黑尔的道德思维层次理论使道德思维的直觉层次与反思层次分别关系于行为者与行为,使功利主义在道德教育和制度设计等方面发挥引导行为倾向、塑造道德人格的作用,可以看做是构建功利主义的德性伦理的一种可行性尝试。  相似文献   
985.
严格意义上的行为等于"行动中意图"加上相应的"身体运动",这是行为的基本结构,但行为的完整结构却包括自我、欲望、信念、在先意图、行动中意图、身体运动及其后果等要素。根据道德评价的"可控原则",行为之完整结构中的诸要素都可以成为道德评价的对象。基于从不同层次的道德评价对象来理解道德的真正含义,就"动机效果分别论"与王海明教授商榷。  相似文献   
986.
体验,指个体在对事物的真切感受和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对事物产生情感并生成意义的活动。它是主体内在的知情意行的亲历、体认与验证,即以身"体"之,以心"验"之。现代德育理论认为,德育过程必须经过由外到内、由内到外、不断内化、不断外化的循环往复之后,受教育者的道德才能形成,并不是把外在规范告诉受教育者后就能变成他们固有的美  相似文献   
987.
<正>品读《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我们不难得知,在教学中教师要树立一种"教学即生活"和"生活即教学"的观念,既要让教学走进儿童的生活,又要让生活走进成长中的儿童。通过教学,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活动中充分体验道德,让"道德"通过体验、感悟,深入学生的心灵世界,并通过心灵的力量去指导学生过有道德的生活。为此,笔者提出以下三个策略:一、创设活动情景,有效体验课程标准指出:"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  相似文献   
988.
客家人践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传统理念。无论是自评还是他评,对传统美德"尊老爱幼、诚实守信、社会公德心、社会奉献精神"等多项指标都有高度的认同感,表现出客家人良好的道德文化传承性。面对社会现代化的浪潮,客家人也同样表现出心理文化发展跟进的滞后性,课题研究为此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989.
谷世华 《现代教育》2011,(Z2):62-63
任何管理工作都需要细心、善解人意,需要了解人的个性,关注人的需求欲望。同样,航海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也需要用计攻心,即了解学生的心理,正确运用心理学方法去解决学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那么,我们将如何运用心理学知识去指导学生管理工作,建立新型的心理学管理模式?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认真研究和探讨集体心理的特点和规律,增强集体的凝聚力  相似文献   
990.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所以对教师的素养要求很高。作为让学生喜爱的教师,就应该具有良好的素养。教师的素养包括道德素养、科学文化素养、行为习惯素养、形象素养、语言素养等。教师应充分利用自身素养,增强对学生的感召力。一、利用高尚的道德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