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789篇
  免费   410篇
  国内免费   1602篇
教育   122975篇
科学研究   27783篇
各国文化   230篇
体育   4448篇
综合类   5332篇
文化理论   489篇
信息传播   96544篇
  2024年   748篇
  2023年   3303篇
  2022年   3997篇
  2021年   3815篇
  2020年   3803篇
  2019年   3701篇
  2018年   1775篇
  2017年   3609篇
  2016年   4335篇
  2015年   7246篇
  2014年   15703篇
  2013年   14019篇
  2012年   17621篇
  2011年   17713篇
  2010年   15833篇
  2009年   15871篇
  2008年   17409篇
  2007年   13932篇
  2006年   12227篇
  2005年   11474篇
  2004年   11152篇
  2003年   10001篇
  2002年   8962篇
  2001年   7554篇
  2000年   6378篇
  1999年   3694篇
  1998年   3392篇
  1997年   3252篇
  1996年   3282篇
  1995年   2877篇
  1994年   2071篇
  1993年   1596篇
  1992年   1255篇
  1991年   1075篇
  1990年   859篇
  1989年   1437篇
  1988年   84篇
  1987年   78篇
  1986年   111篇
  1985年   99篇
  1984年   180篇
  1983年   196篇
  1957年   8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13.
14.
15.
16.
李楠  张超  路璐  邹沐宏 《图书情报工作》2020,64(15):151-156
[目的/意义] 以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讯"为例,分析专业图书馆应急科学传播服务的举措及成效,为应急事件下专业图书馆科学传播服务提供借鉴。[方法/过程] 梳理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国科讯"微信公众号推送的服务内容,从日均用户增长和阅读量分析用户对不同类型内容的关注程度,提出应急科学传播服务的思考。[结果/结论] 疫情期间,"中国科讯"日均用户增长明显,电子资源保障类内容阅读量最高,其次为新冠病毒科技攻关进展相关内容、科普类直播和信息素养教育直播观看人数达到数万人。应急事件下,专业图书馆应加强特色服务的宣传、加强信息甄选和审核机制,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下应急科学传播工作预案缺失也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梳理图书馆与区域的关系,不以简单的服务与被服务进行限定,而从两者包含与互动来认识图书馆为区域服务。[方法/过程]图书馆为区域服务应该从环境与定位入手,重新分析认识图书馆社会职责、重点任务、服务工作内容。[结果/结论]图书馆是区域的组成部分,应以主体意识来发展自己,完善区域构成。图书馆应遵循定位,选准重点建设,筑牢专业的服务基础,为区域的政府决策、科研开发、产业经济、民众生活等提供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 以"科学人讲坛"在"新媒体+科学文化内容"方面的有序推进为主要案例,论述新媒体技术在图书馆科学文化传播活动中的具体应用,找到专业图书馆科学文化传播工作优势及发展方向。[方法/过程] 梳理"科学人讲坛"讲座内容、推送渠道及观看数据,通过数据分析影响科学文化传播效果的主要因素。[结果/结论] 新媒体及时、灵活、强互动等特性在科学文化传播工作中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图书馆的服务意识、丰富馆藏及科学人文精神与新媒体技术优势的结合,使科学文化传播工作中公众的参与兴趣得到了极大提升,拉近了科学与公众间的距离,提高了科学文化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9.
利用问卷调研的方式,于2013年至2016年开展了跟踪调研,了解上海市大学生阅读推广活动的开展及组织管理情况。调研结果表明,阅读推广工作已经在大学图书馆得到较为广泛的和不同程度的实践探索,限于馆情及对阅读推广工作的理解差异等因素,也存在有待反思和改进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初·名师     
教育格言“因方成珪,遇圆成璧”——语文是每个人的语文。教学主张从教以来,袁菊华老师一直致力于生活化语文教学理念的实践。在阅读教学中,她注重还原或引入生活具体情境,力求打通文本和学生生活之间的壁垒,让阅读变得可亲、可感、可迁移,哪怕小小的常规默写,也要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加以理解性记忆。袁菊华倡导整本书阅读,和学生的共读、共享、共写,从读书笔记到专业论文,往来修改,坚持不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