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19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418篇
教育   7317篇
科学研究   2268篇
各国文化   161篇
体育   213篇
综合类   434篇
文化理论   137篇
信息传播   1147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96篇
  2022年   121篇
  2021年   119篇
  2020年   105篇
  2019年   118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151篇
  2016年   227篇
  2015年   507篇
  2014年   1012篇
  2013年   895篇
  2012年   971篇
  2011年   1048篇
  2010年   929篇
  2009年   801篇
  2008年   957篇
  2007年   691篇
  2006年   545篇
  2005年   476篇
  2004年   410篇
  2003年   301篇
  2002年   241篇
  2001年   236篇
  2000年   208篇
  1999年   103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53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0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81.
82.
建党90周年之际,中央组织部发布数据,2010年全国发展党员307.5万名,其中大学生党员123.6万名,占40.2%;35岁以下党员251.6万名,占81.8%。而之前,教育部对全国140所高校2.5万余名大学生的调查显示,近八成大学生有入党意愿。  相似文献   
83.
出走     
一段时间了,你当初狂妄的梦想渐被消磨,消磨成瘦小的行囊背在后头,跟着风微微晃动,走过错乱的街道,已经忘记了。是在追逐,还是在寻找?是失去了,抑或根本就不曾拥有过?原本安排的路线,却越走越迷惘、越崎岖,像是背离着你自己的信仰而行。这里不符  相似文献   
84.
利用皖南两县五村社会调查资料,分析各类农民家庭的经济状况及其在收入和生活水准上的差别;考察农民对土地承包权的态度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官方有关农民收入的数据,存在着低估的可能;农户不愿意放弃土地承包权的占大多数,但是如果国家征收土地时满足农民的一定要求,他们仍愿意放弃或出让。  相似文献   
85.
动态简讯     
《北京档案》2011,(3):62
昌平区《政务信息汇编》刊物改版升级为不断满足各群体读者的需要,昌平区档案局广泛开展调研活动,通过采取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收集各方面意见,不断丰富《政务信息汇编》的信息容量,2011年将对刊物进行改版升级。(秦德仲)  相似文献   
86.
培育法律信任理念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法理基础,社会主义法律是维护全体人民根本利益的良法。良法与法律信任相互依存,不可分割。法与德是规范思想行为、维护社会秩序的手段。含道德内核的法必是良法,只有切实遵守,才会使人民有尊严,才会使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87.
美国南方女作家卡森·麦卡勒斯的处女作《心是孤独的猎手》不仅展现了美国南方人们的精神隔绝和信仰缺失,而且揭露了南方充满矛盾的社会现实。在象征主义的视角下,从小说的主题、结构、情节、意象四个方面剖析人们的信仰缺失。  相似文献   
88.
“你有信仰吗?”一次喝茶闲聊,朋友笑着问我。 原本还侃侃而谈的我,一下子失语了。说有,好像不是很确信;说没有,似乎又有些不服气——我没有信仰吗?那我凭什么在活着?  相似文献   
89.
土。最初的样子就是一棵苗破土而出,或者一棵树站立在地平线上在远离故乡很远很远的地方,我看见一望无际的玉米亭亭玉立,茎并着茎,叶与叶互相摩挲着絮絮私语,它们还化作一道道的绿浪,把风和自己的芬芳推到更远的地方。在一条飞速延展的高速公路两边,我的视野里始终都是让人心安的景象。  相似文献   
90.
祭文作为一种实用性文体独立存在,伴随着祭祀文化一路延续至今,生命力顽强,其抒情性亦为更多学者所肯定。但随着时代的革新,祭文的抒情性也有所异化,甚至演变为现今祭典中"诗歌化"的口头表演形式,虽然界囿未泯,然其难得的抒情性却已古今相异,此情愈演愈淡,向应酬性方向发展。文章目的,一是探究古时祭文抒情气质产生的原因和存在的必要性,二是强化当今祭文的抒情气质,契合古时祭文产生的缘由,亦是对今人盲目传承祭祀文化过程中真情的召唤,真正实现祭文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做到人格和心灵的坦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