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89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4篇
教育   10208篇
科学研究   416篇
各国文化   75篇
体育   120篇
综合类   525篇
文化理论   53篇
信息传播   436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46篇
  2022年   184篇
  2021年   122篇
  2020年   138篇
  2019年   132篇
  2018年   88篇
  2017年   177篇
  2016年   248篇
  2015年   421篇
  2014年   822篇
  2013年   735篇
  2012年   816篇
  2011年   980篇
  2010年   965篇
  2009年   891篇
  2008年   1044篇
  2007年   799篇
  2006年   595篇
  2005年   474篇
  2004年   373篇
  2003年   414篇
  2002年   327篇
  2001年   277篇
  2000年   211篇
  1999年   113篇
  1998年   69篇
  1997年   72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在古希伯莱人的圣经故事中,大力士参孙在娘胎中就被指定要做神的拿细耳人(归主的人,要严格遵守一定的清规戒律)。“耶和华的使向那妇人显现,对她说:‘向来你不怀孕,不生育,如今你必怀孕生一个儿子。所以你当谨慎,清酒浓酒都不可喝,一切不洁之物也不可吃。你必怀孕生一个儿子,不可用剃头刀剃他的头,因为这孩子一出胎就归神作拿细耳人。’他必起首拯救以色列人脱离非利士人的手。”这一切注定了参孙不是凡夫俗子而是要做归主的人,肩负着伟大的历史使命:从非利士人的手中解救以色列人。他因神的遴选而具有了不凡的一生。  相似文献   
22.
《杨柳枝词》清溪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曾与情人桥上别,更无消息到今朝。——唐·周德华二十年,在时间的悠渺的长河里也许算不得什么,但是落实到具体的个人,对尘世中的  相似文献   
23.
文章围绕“外师造化,内得心源”,阐述了唐人意象创造的理念是:主体与客体的契合;形与神的统一;再现与表现的统一;自然与创新的结合。  相似文献   
24.
25.
26.
见于<国色天香>等通俗类书的<玉林春供状>与玉堂春故事的原型有很大关系.供状若是法院文书,则故事原型应另有发现;若是依据法律文书而改易姓名,故事原型只有正德年间礼部尚书王琼之子事才与之相合,现在公认的万历年间王三善事则不合;若是小说家言,玉堂春故事早在1587年就已经进入小说家的视野.玉林春故事与玉堂春故事最大的差别就是王生中第后早逝.没有果报显著、大团圆结局,是陈林春故事慢慢湮没而玉堂春故事大行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27.
“意象”与“意境”是中国画经常使用的两个概念。两者常常混用,也往往重叠,以至于被误解为同义词,误以为是一个概念的两种表示。之所以产生误解,缘于两者中都有一个“意”字,也缘于“象”与“境”在词义上有某种相通、相似之处。其实,“意象”与“意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正确解读“意象”与“意境”,对正确认识中国画的特征,对中国画的创作、欣赏及理论研究都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28.
万鑫 《传媒》2006,(10):59-61
恪守传统编辑方针 翻开<金融时报>,读者无不感受到这份百年大报的厚重.消息多,评论快,形成其权威性特色.在国内、国际重大问题上,读者习惯把它的观点看作英国官方观点.  相似文献   
29.
本书被美国评论界誉为“最具权威性的新闻案例分析”、“一部西方新闻记者的《圣经》”。在书中作者并没有学究气十足地大谈特谈新闻理论.而是借用同事的嘴巴.讲述他们自身的成才历程、采访经验、幕后故事和在报道中不便说出的真实感悟。  相似文献   
30.
不久前的一天,我送九岁的女儿上学,在车里听玛丽亚·卡拉斯在圣桑歌剧《参孙与达利拉》中的唱段,但女儿纠正我,那应该是“大利拉”,因为《圣经》里是这样译的。我更想不到的是,她接下来完整复述了这段爱情与背叛的故事。为什么读经典?打开卡尔维诺这本书时,我强烈希望找到答案,用以证明女儿在“大书”上过早耗费的许多时间并非虚掷光阴。六岁那年,她已读完全本的《伊利亚特》,但过多英雄的惨死使她对另一部荷马史诗再也提不起兴趣。她对麦克白痛苦的自我分析亦不以为意,反倒留连于三女巫熬练妖丹的方子。“这种作品有一种特殊效力,就是它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