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538篇
科学研究   1402篇
体育   18篇
综合类   27篇
文化理论   31篇
信息传播   10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92篇
  2014年   153篇
  2013年   131篇
  2012年   149篇
  2011年   210篇
  2010年   252篇
  2009年   213篇
  2008年   195篇
  2007年   168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84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随着我国经济的告诉发展,国家对新能源也越来越重视,近年来,各种新能源建设日新月异。本文对某生物质发电厂的主厂房地基基础的基础选型做一个讨论。  相似文献   
82.
由于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地基的质量是关系到整个建筑质量,在我国地基处理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将各种地基处理技术的新方法,从而形成了更有特色的复合加固技术。本文对地基处理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总结回顾,此外还探究了地基处理技术施工的方法以及地基处理技术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83.
软土地基是公路工程建设领域常见地质,软土地基对于公路工程的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尤其在沿海、西北地区的软土地基非常常见,软土地基是公路建设的技术难关,对于公路工程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于公路工程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进行分析,结合实际工程案例,探讨软土地基技术的选择与效果,期望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4.
岩土工程的施工工艺是一项比较繁琐的工作,其涉及到的施工技术相对而言比较复杂,因此,本文重点研究了目前的岩土工程的施工技术,从岩土工程的各种特性出发,阐述了岩土工程施工技术的选择的经济型、实用性、可操作性以及环保性的四项基本的原则,希望能够为同行们提供参考与帮助。  相似文献   
85.
王森 《中国科技纵横》2014,(20):110-111
本文介绍了强夯法与振动沉管挤密碎石桩法结合在某工程地基加固中的应用,阐述了其地质情况、方案设计过程、实施情况和加固效果,并对工程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对新近填土地区地基处理工程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86.
强夯法指的是为提高软弱地基的承载力,用重锤自一定高度下落夯击土层使地基迅速固结的方法。由于强夯法能处理大部分土质地基,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公路建设之中。本文通过工程实例介绍了强夯法在加固公路地基中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87.
彭大勇 《中国科技纵横》2014,(1):136-136,138
结合路桥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介绍了软土地基传统处理技术和新技术,分析其中的施工工艺和施工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这些处理技术在路桥工程施工软土地基处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后应该遵循相应的施工工艺流程,加强施工管理,提高施工人员素质,促进这些处理技术在路桥工程施工中更好的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88.
地基加固在建筑物地基处理上应用较多,但堤防地基加固有别于一般建筑物地基加固。本文主要对堤防地基加固采用的高压注浆和深层搅拌法地基加固技术进行了分析,对适用采用该技术进行堤防地基加固的范围和施工工艺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9.
结合工程实例,论述了CFG桩在软土地基加固中的应用,介绍CFG桩设计、施工、施工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以及质量控制,检测结果表明,在合理设计的前提下,严格工艺管理和质量管理,利用CFG桩加固地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0.
我国在进行大范围公路建设的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公路的地基规划路线都是软土地基,这部分地基土质给公路本身的建设以及稳定性都带来了直接的影响,因此,针对软土地基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已经成为了道路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关键所在。本篇文章主要针对高喷灌浆施工技术在公路地基施工过程中的实际应用进行了全面详细的探讨,以期为我国公路工程建设发展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