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8篇
教育   26篇
科学研究   21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7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海南岛,受益于热带季风气候而长夏无冬,被人们称为"天然大温室",因此海南也成为全国冬季的"菜篮子"基地。海南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所长肖日新和团队长期致力于北运蔬菜新品种的选育和栽培技术的创新,由他主持完成的项目"主要北运蔬菜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集成与产业化示范"为我国冬季蔬菜的供应和华南地区南菜北运快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室内坡地降雨入渗及产流实验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3.
坡地资源是重要的土地资源,调查坡地资源,摸清坡地资源分布状况和数量等,对开发利用坡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调查方法需大量的人力、物力,效率低、周期长、误差大,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3S"技术是集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于一体的高新技术手段,可以为坡地资源调查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文章就"3S"技术在坡地资源调查中的应用优势、技术方法和工作流程等进行探讨,以期对坡地资源调查工作有所启示,并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得到验证和推广。  相似文献   
14.
该文运用坡面径流小区法研究闽北裸露坡地水土流失与降雨量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径流量与降雨量呈极显著线性相关(P〈0.01),径流量随降雨量增加而增大,拟合方程为y=-6.1447+0.5125x;降雨量是引起土壤流失量的关键因素之一,降雨量与土壤流失量的关系与土地利用方式、人为干扰、降雨强度、降雨历时、前期降雨和下垫面性质等多种因素有关:土壤流失量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远比径流量更为复杂。  相似文献   
15.
失根的兰花     
顾先生一家约我去费城郊区的一个小的大学里看花。汽车走了一个钟头的样子,到了校园。校园美得像首诗,也像幅画。依山起伏,古树成荫。绿藤爬满了一幢一幢的小楼,绿草爬满了一片一片的坡地,除了鸟语,没有声音。像一个梦,一个安静的梦。  相似文献   
16.
该文以北京市西南山区蒲洼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在调查、收集、实测该小流域综合治理期间其坡地资源利用、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等资料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以系统、综合、动态的观点分析了坡地资源合理利用对该小流域生态经济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示范区农、林、牧用地比例由治理前的1∶13∶5调整为1∶6.0∶5.1后,使土地利用率由原来的50.4%提高到97.7%;土壤侵蚀模数由治理前每年的905t/km2下降到226 t/km2;地表径流量由853.4×104m3减少到542.5×104m3,降低了34.63%;每年可减少径流泥沙2.65×104t;水土流失治理率达86.9%。农、林、牧人均纯收入由1990年的347元/人提高到1996年730元/人,提高了110.37%。农村经济总收入1990年为678.7×104元,1996年实现了5708.3×104元,是1990年的8.4倍。总之,经过5年~6年的治理后,浦洼小流域的生态经济系统水土流失得到治理,径流泥沙大幅减少,土地生产力提高,农民收入增加,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增强,已基本达到了持续、稳定和协调发展的状态,表明优化土地利用、合理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有利于山区小流域生态经济系统的稳定和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青青的树苗     
我家房后有一块坡地,由于水土流失严重而逐渐沙化,稀疏地长着一些蒿子之类的杂草,不长作物。近几年被遗弃了。  相似文献   
18.
长江上游地区水土保持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度 《资源科学》2004,26(7):1-6
该文从自然地理综合研究角度,讨论了长江上游地区水土保持问题,如土地退化与整治的地域分异,开发建设的经验与教训,山区坡地的改良与利用,水土保持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等。主要退化土地类型的形成与温度、水分条件以及自然区域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要根据不同区域的具体自然条件来规划土地与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拟订防治土壤侵蚀的综合整治对策与措施。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如森林砍伐、陡坡垦殖、过度放牧以及工矿、道路的开发与修建等是长江上游山地环境退化的重要原因。过度垦殖,往往伴随着林地减少,陡坡垦殖酿成严重的土壤侵蚀,水土流失主要物质来源于耕地。长江上游地区坡地多平地少,坡地是流水侵蚀可以发展的部位,也是宝贵的土地资源。坡地的改良和利用既指退化土地的整治与恢复,也指坡荒地资源的充分利用。在这一地区,应将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凭借速生植物采用复合农林业途径,以提高其持续生产力。由于篱笆植物与田间作物组成农林复合系统,活篱笆不仅是控制坡地土壤侵蚀的措施,它也是土地利用类型的一个组分。以四川宁南为例说明,应当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将山区水土保持,即退化环境的整治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密切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9.
我国西南干热河谷脆弱生态区可持续发展策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国西南干热河谷地区,由于其独特的气候和生态环境特征,严重地制约着该区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本文在分析该区生态环境基本特征的基本上,阐述了制约该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限制因子,包括:气候干旱、水资源分配不均、自然灾害发生频繁、水土流失严重、土壤性质差与土地退化严重等几个方面。同时,结合该区的生态环境特征和资源优化,提出了该区经济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不同苗龄,不同造林坡段,以及结合现有座水覆膜等技术,对提高山地青杆造林成活率的技术进行了实验性研究,得出以下结论:通过试验,山地造林在同一个地点的阴阳坡道位置植株,阴坡对造林成活率的影响是比较明显的.阳坡造林成活率仅为75.8%,阳坡造林成活率比阴坡要高出16.3%.说明水分的作用在成活率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座水覆膜是山地抗旱造林的方法,它可以缓解水分蒸发造成的根部营养的散失,采用座水覆膜处理的植株在阴坡和阳坡的成活率分别为96.7%和84.2%,比未采用座水覆膜的植株成活率分别高出9.2%和16.7%.选择适龄的苗龄对山地造林的成活率影响深远.不同苗龄的苗木对水分的吸收能力以及保湿的能力有所不同,同时也对阳光的吸收也有所不同 . 同样的抚育管理的情况下,2a苗龄的成活率平均为88.8%,3a苗龄的成活率平均为82.5%,4a苗龄的成活率平均为80.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