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75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8篇
教育   3146篇
科学研究   389篇
各国文化   11篇
体育   176篇
综合类   82篇
文化理论   6篇
信息传播   215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110篇
  2014年   336篇
  2013年   255篇
  2012年   282篇
  2011年   419篇
  2010年   356篇
  2009年   323篇
  2008年   326篇
  2007年   270篇
  2006年   209篇
  2005年   179篇
  2004年   126篇
  2003年   124篇
  2002年   83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88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31.
<正>如何有效组织学生,引导学生配合教师搞好初中数学总复习,是历年来大家关心的热门话题。尽管有关部门一直强调"以本为本,注重双基,针对训练,培养能力",但事实上,大多数人还未能彻底摆脱"抓知识点,做类型题,加大习题量,强化训练"的框框,由于部分教师对总复习的目的不够明确,不是把首要任务放在掌握课本的基础知识,并能加以应用上,而是一味地应付中考,抓所谓"方向"类型题;不是把外来的资料或  相似文献   
32.
“当我攀登到顶部的时候,就像一个被判了死刑的犯人,在临刑的前一秒钟忽然获得特赦,那是一种再生的感觉……震撼、荡气回肠。”——法国著名徒手攀爬者、“蜘蛛侠”阿兰·罗伯特  相似文献   
33.
对于组织而言,组织形态至关重要。随着环境的变化,组织的持续成长需要做出相应的改变。组织之所以能够突破困境并在不确定的环境中获得成长,是因为其成为了更加主动灵活的无边界组织。无边界学校是指像生命体一样拥有可塑性边界的组织,是组织内部驱动力与外部适应力的统一,具有强个体能动性、强资源渗透性、价值观融合性和强环境适应性等特征。无边界学校可以在动态环境下创造持续竞争优势。无边界学校的生成路径是:消融水平边界,实施无边界管理及课程;再造垂直边界,共享权力;跨越外部边界,构筑价值观驱动的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34.
题目在真空中建立一坐标系,以水平向右为x轴正方向,竖直向下为y轴正方向,z轴垂直纸面向里.在0≤y≤L的区域内有匀强磁场,L=0.80m,磁感应强度方向沿z轴正方向,其大小B=0.10T,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35.
空间向量是第一次进人中学数学教材,它是一个很好的工具,应用十分广泛.由于空间向量具有代数(坐标)表示和几何(有向线段)表示的特点,这就为某些立体几何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拓宽了解题空间.下面就空间垂直关系,介绍其向量证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36.
有这么一道中考题,值得我们关注并加以研讨,现抄录如下:(2010年××市)近年来,我国煤矿安全事故频频发生,其中危害最大的是瓦斯,其主要成分是CO.在一次矿难事件的调查中发现:从零时起,井内空气中CO的浓度达到4mg/L,此后浓度呈直线型增加,在第7小时达到最高值46mg/L,发生爆炸;爆炸后,空气中的CO浓度成反比例下降.如图3根据题中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相似文献   
37.
一、引言在笔者学校的高三第七次模拟考试中,有这样一道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l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直线l与曲线C:(y-2)~2-x~2=1交于A、B两点.(1)求|AB|的长;(2)略.从实际考试情况来看,笔者所在学校高三学生本题第(1)小题总体上做得不甚理想.以下结合自己对本道题的教学为例,谈谈个人浅见,敬请指正.  相似文献   
38.
一、引言出现"懂而不会"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师所给的解法技巧性太强,不是题目自然而然的解法.那么怎样的解法才是自然的解法?文[1]指出:自然的解法就是从题目条件出发,每一步跨度不大,容易想到,易于理解.不过判断一个解法是否自然,不同的人可能看法不一样.因为自然与否,和解题者本身的素养有很大关系,比如掌握案例的多少,联想能力,灵活运用能力等,难以一概而论,就好比"显然易见"一样,在你看来是显然的,可能别人要想半天.下面笔者结合解题教学中的几个片断,就所教学生具体情况谈谈教学中关于自然解法的思考,不妥之处恳请指正.  相似文献   
39.
<正>同学们在解梯形有关的题目时经常碰到一对角线与腰垂直的梯形(如图1),且常常出现不同程度的丢分,为了使同学们能在中考中取得更好的成绩,现将一对角线与腰垂直的梯形在中考题中的一些变化作个小结,介绍如下.一、求角度例1如图2,在梯形ABCD中,AB∥CD,BD⊥AD,BC=CD,∠A=60°,求∠CBD的度数.  相似文献   
40.
一、引言在高三复习课的教学中,笔者认为教师要关注和激发具有生命活力的课堂,不能只是为了讲题而讲题,决不能重复"昨天的故事"——让学生在题海战中感觉数学学习的艰难.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模拟题的"可探究性元素",注重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让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的自然生成,以期达到"解一题,会一类,通一片"的目的.本校高三的第七次模拟考试中第23题是一道与参数方程有关的解析几何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