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20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132篇
教育   8296篇
科学研究   1879篇
各国文化   18篇
体育   689篇
综合类   527篇
文化理论   132篇
信息传播   1286篇
  2024年   52篇
  2023年   237篇
  2022年   300篇
  2021年   237篇
  2020年   254篇
  2019年   217篇
  2018年   121篇
  2017年   128篇
  2016年   222篇
  2015年   360篇
  2014年   926篇
  2013年   809篇
  2012年   916篇
  2011年   1134篇
  2010年   1021篇
  2009年   969篇
  2008年   1196篇
  2007年   832篇
  2006年   659篇
  2005年   660篇
  2004年   382篇
  2003年   258篇
  2002年   227篇
  2001年   190篇
  2000年   132篇
  1999年   90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以2014—2020年皖南地区(除铜陵市外)5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实证探讨城镇化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皖南地区5个城市的城镇化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城镇化发展能够显著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且对城乡收入差距具有不同的个体影响.加快城镇化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加大财政支农,有利于缩小皖南地区5个城市的城乡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62.
为了探讨河北省产业结构-就业结构-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关系,文章构建了包含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33个基础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反熵法确定指标权重系数,对河北省2010-2018年产业结构、就业结构、高等教育系统进行综合评价。研究发现,河北省产业结构、就业结构、高等教育目前未能形成协调发展的机制,未来河北省应当正确把握和应对京津冀协同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持续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同时努力提升就业水平、大力发展高等教育。  相似文献   
63.
人口结构对经济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地区经济发展形势又推动着人口结构不断变化。为刻画吉林省人口结构的动态变化和特征,梳理分析吉林省第六次、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选取性别结构、年龄结构、城乡结构、文化结构等,包含性别比、抚养比、城镇化率、首位度、文盲率等12个指标,采用图表法、时间与空间比较法对吉林省市域人口结构进行研究。发现吉林省老龄化形势日益严峻,社会抚养负担增加;城乡差距较大;人口流失现象严重,女多男少趋势显著;人口文化素质未能满足发展之需。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发展老龄产业,吸引人才回流,优化产业结构,打破城乡二元壁垒,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等。  相似文献   
64.
基于协同论视角构建城乡物流复合系统,分析城乡物流协调发展的内涵,建立协调发展模型并用该模型分析城乡物流交互耦合协调发展的机制。运用供应链一体化理论构建城乡物流协调发展指标体系,从物资流通、资金融通、信息流通和商贸流通协同互补等方面提出城乡物流协调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65.
随着《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修订,人地协调观的重要地位得到凸显.这就要求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充分重视人地协调观教育的意义,提升在地理教学中人地协调观教育的能力,积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地协调观,从而成为拥有人地协调意识的新时代青少年.  相似文献   
66.
67.
学术界对教育公平的关注重点在客观教育公平,对主观教育公平则关注较少。主观教育公平是教育公平的价值追求,在客观教育公平状况逐渐改善基础上,应获得更多关注。基于CGSS2005和CGSS2015数据的logit模型结果发现,城乡、地区和民族三个宏观结构变量均显著影响教育机会公平感。但与客观公平状况不一致的是,在2015年,相对于农村居民、中西部地区居民和少数民族居民来说,在客观上处于相对优势地位的城市居民、东部地区居民和汉族居民的教育机会公平感更低。从2005年到2015年的十年间,教育机会公平感总体下降,教育机会公平感城乡差异没有显著变化,地区差异和民族差异变化显著。其中,东部地区民众的教育机会公平感大幅下降,中东部地区差异逐步扩大;汉族和少数民族教育机会公平感变化幅度相近,但变化方向相反,表现为汉族教育机会公平感下降明显,而少数民族则同幅度上升。  相似文献   
68.
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通过分析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耦合协调机制,利用2011—2019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测算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耦合协调度,研究其对我国经济增长的空间效应。研究发现,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耦合协调度呈现出自东向西依次递减的分布格局,且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从地区层面上看,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耦合协调能显著促进经济增长,这种促进作用在中西部地区表现最为明显,同时它会通过发挥溢出效应来抑制邻近地区经济增长,且其溢出效应存在区域异质性:东部地区溢出效应为负,中部地区溢出效应为正,而西部地区溢出效应并不显著。此外,从实体经济的不同方面来看,数字经济与工业、建筑业、邮电运输业耦合协调能显著促进本地经济增长,同时存在负向溢出效应,而数学经济与批发业耦合协调仅对本地经济增长起促进作用,与住宿业耦合协调仅存在负向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69.
“双减”政策在提出之后,我国教育领域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城乡中小学教师交流轮岗开展的目的就是为了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可是从整体情况来看明显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具体表现为交流周期短、参与交流轮岗的教师缺乏带动性与影响力这两大问题,而本文也针对具体的问题提出了三大举措,即大周期甚至是长期“交流轮岗”;甄别分析交流教师的作用,学校管理要着眼区域全局性;轮岗教师交流要注重内发性和人文性,希望借此来进一步推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有效落实“双减”政策。  相似文献   
70.
地理学科教学不能只满足于让学生积累地理学科知识,更要让学生在积累地理学科知识的过程中认识到人地之间的关系,要让学生思考人地是如何协调发展的。地理教师有两个重要任务:一是对学生人地协调观念的培养;二是对学生人地协调观念的评价。在学生人地协调观念养成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理解人地关系的基础上形成协调认识。在评价的时候,教师可以创设一个与学习内容相关但又不相同的新情境,让学生结合情境中的素材进行判断,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