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0篇
教育   46篇
科学研究   7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正"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是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稳态与环境"模块的活动建议。不同版本教科书对培养液的选择有很大差异,如葡萄糖溶液或马铃薯溶液。此外,由于教科书对酵母菌的初始浓度、取样的时间等都没有明确说明,且酵母菌在培养过程中易受到杂菌污染,往往难以得到理想的"S"形增长曲线,也未发现关于有氧或无氧条件对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影响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为了方便临床对Uu感染的及时确诊,我们自行试制了胚胶培养液(胚液),与目前临床常用的牛心浸液培养液(牛心液)作Uu的培养比较,对其效果进行观测,发现二者对Uu的检出率无显著差别,但胚液的颜色改变早,且Uu在胚液中存活时间较长。故而既可提前确诊,又可减少临床因延时而造成的漏诊或误诊。  相似文献   
13.
用8种不同的方法培养草履虫,结果表明,用未污染的天然水和未煮沸的稻草液作培养液均能培养出草履虫,还显示了不同培养方法对草履虫群体衰退情况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究了水质对草履虫生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是新课程标准增设的一个探究活动,旨在培养学生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并用数学模型解释种群数量变化的能力,具有多方面的意义和价值.但这项探究历时长,涉及的技术多而复杂,教科书通常仅作简要的提示,因此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教师提供或师生共同查阅相关资料,如血球计数板的使用就是学生学习中不容回避的障碍之一.但不同版本的教科书、大学教材、网络资源及某些中学教辅书籍说法不一,甚至还不乏谬误,易给师生的教与学造成混乱,甚至误导.  相似文献   
15.
用筛选获得的玉米粉和酵母菌两种草履虫培养液培养的草履虫个体较大、形态结构清晰、易于实验观察,可以作为稻草培养液的理想替代材料。  相似文献   
16.
草履虫是一种单细胞动物,是高等院校生物系及中学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常用的实验材料。关于草履虫的纯培养,目前通常采用稻草培养液,用稻草培养草履虫效果好,成本低。但对于非产稻区而言,则不易取材。作者通过试验发现用莴苣、油菜、大白菜、菠菜、小麦粒、大米粒均可以培养草履虫,这些材料一般各地都有,可以买到,而且价钱不高,非常适合用作草履虫培养材料。  相似文献   
17.
<正>1题目某小组为研究脱气对酵母菌在培养初期产气量的影响,进行了甲、乙两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除图中实验处理不同外,其余条件相同。一段时间内产气总量的变化趋势是()  相似文献   
18.
19.
红平菇的深层发酵培养及其色氨酸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初步探讨了红平菇深层发酵培养的原料对菌丝形成的影响,以及用碱水解红菇子实体和菌丝体,然后用比色法测定它们的色氨酸的含量。实验结果表明,深层发酵培养以玉米浆为原料时,浓度2.5%对菌丝体形成较有利,菌容可达34.27g/100ml。红平菇子实体和菌丝体色氨酸含量分别为0.3238%和0.4038%。  相似文献   
20.
在"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常会出现实验结果与预期结果(理论值)不符的现象,与理论值相比,结果偏大或偏小。笔者经过分析发现,主要有五方面的原因导致了结果的偏差。1从静置的培养液中直接取样取样时,如果从静置的培养液中直接取样,结果会偏大或偏小。原因在于,静置条件下,酵母细胞大多凝聚沉淀在培养液的下部。如果从下部取样,结果就会偏大;如果从上部取样,结果就会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