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630篇
科学研究   91篇
各国文化   53篇
体育   57篇
综合类   95篇
文化理论   17篇
信息传播   22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126篇
  2013年   130篇
  2012年   171篇
  2011年   175篇
  2010年   164篇
  2009年   200篇
  2008年   220篇
  2007年   185篇
  2006年   106篇
  2005年   98篇
  2004年   95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76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但丁·加布利尔·罗赛蒂是19世纪英国拉斐尔前派的主要成员。在他从事绘画创作初期,曾创作过以宗教故事为题材的绘画,为数虽少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分析油画《圣母玛利亚的少女时代》,进一步认识拉斐尔前派和罗赛蒂的创作原则和风格。  相似文献   
962.
太平天国运动将教育作为革命的有力武器,实行民主平等的教育,以改造儒学传统教育。学校教材是教育的媒体及内容资源。太平天国批判传统儒学经典教育内容,编写新旧过渡的学校教材,体现了宗教性、政治化及对西学科技知识的重视等特色。作为太平天国运动组成部分的学校教材改革,在中国近代学校教材史上写下了特殊的篇章。  相似文献   
963.
《汤姆大叔的小屋》堪称19世纪美国废奴学的经典。作依托其深厚的宗教意识,为小说中废奴主义精神的体现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即从宗教的角度来诠释废奴主义精神,试图通过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以及作斯托夫人对奴隶制的看法,以进一步探讨小说中建立在基督教观念之上的废奴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964.
雨果的小说人物呈现出鲜明的类型化特点,本具体分析了雨果小说人物的四个类型:美丑善恶对比型、完美天使型、至善受难型、极恶魔鬼型。它们构成雨果小说艺术多重变奏的主旋律,分别给人以不同的审美心理感受,充分体现了作家的艺术对照原则和“真实之中有伟大,伟大之中有真实”的美学理想。作家的基督教二元论世界观和浪漫主义的艺观决定了他的小说人物的类型化特征。  相似文献   
965.
老舍年轻时,曾是一名基督徒,于民国11年正经八百地领洗入教,隶属北京缸瓦市中华基督教会。他当过缸瓦市中华基督教主日学校主任,还写过一篇《北京缸瓦市伦敦会改建中华教会经过纪略》,宣传“华人自办教会”,主张自培自立  相似文献   
966.
伟大的革命先行孙中山思想发展一个突出特点,就是顺应历史潮流,因时而变,因势而变,与时俱进。他的思想经历了从改良主义到革命民主主义,从旧三民主义到新三民主义的两次重要的转变。特别是第二次转变,集中地体现在对三民主义的“真释”上。  相似文献   
967.
在以往一些历史学家的著作中,拜占廷帝国皇帝朱利安在其统治时实行的尊崇多神教政策更多的归因干他的个人信仰,他也因此被冠以“背教者”之名。本文则试图从经济因素角度出发,并结合当时的拜占廷帝国内部的社会背景,对这一问题给出不同的论述。  相似文献   
968.
留学生与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密切相关。留学生是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重要载体。留学生群体中的早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构成共产主义组织的重要一翼。共产主义小组成员中的留学生在中共建党活动中作出了杰出的贡献。留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亦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  相似文献   
969.
由于宗教、文化、社会、性格等多方面因素的相互影响和相互渗透,林语堂对基督教文化的态度经历了从信仰到反叛再到重新信仰的迂回反复,也相应地造成了他文化身份的多样性和混杂性。现从林语堂的基督教信仰之旅这一视角出发,探讨林语堂在不断更迭的文化场域中的文化身份变迁。  相似文献   
970.
近十多年来,对基督教(新教)在华活动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视野更加扩大;而且由于吸收了社会学及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和最新成果,研究手段亦呈多样性;与国外学界的交流对话也日益增多.本文对此进行初步的梳理和评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