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0篇
教育   74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1篇
综合类   42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面对当代转型时期社会的种种问题,人们在进行当代新文化创建的过程中,日益关注古代先哲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遗产。尤其是百家争鸣时代各家富有启示性的思想,更是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兴趣,研究先秦诸子的论著也不断涌现。正是在这种背景下,陈克守先生为我们贡献出他的新著《平民显学》。本书最突出的特征从书名即可看出,作者紧紧抓住墨学作为先秦时代唯一的平民学派的特征,对墨学的产生、发展、演变以及“十论”的主体思想作了全面深入系统的研究。作者以一种历史的眼光,处处注意将墨学放在当时特定的背景下加以考察,从而作出尽可能客观…  相似文献   
82.
梁启超作为一个爱国的思想家,政治活动家和中国学术由古代走向近现代的开拓者,对墨家学派的历史演变,地位进行了考证和研究,对墨学所蕴含的牺牲精神,互助精神,和平精神,崇利精神,宗教精神,民主精神,科学精神,实践精神作了系统的阐述,其墨学研究成果具有承先启后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83.
墨学“十论”主要体现墨家匡时救世的思想,它涵盖了墨家平治天下的社会理想、破除特权的管理机制、奖善惩恶的宗教信仰、行仁利民的经济观念、抑奢求真的审美取向。既自成体系。又互相联系。洋溢着一种以民为本、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及历史使命感。集纳了中下层知识分子的理想人格和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84.
关于墨学传统的总体论述并非很多、很透彻。本文就道德理想主义、实用理想、哲学实践三个方面探讨了墨学与中国文化传统的核心观念、文化传统的缺失、文化传统的断续的关系,从而认为墨学传统是中国文化传统的组成部分,并具有现代意义上的巨大价值。  相似文献   
85.
老子哲学的基本概念是“道”,与儒墨显学从伦理道德立场言“道”不同,老子站在关怀世界终极问题的立场上言“道”,“道”乃是老子形上思维的基本命题,是关于世界之“在”的原理和方式,作为宇宙生成,发展的法则,作为人之生存的根据,“在”乃是“无”,“无”:“在”在有“不在”,“无”因此成为《老子》形上思维的核心概念。  相似文献   
86.
秦汉墨学发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墨子之后,墨家后学分离为东方、南方和西方三派。在战国 后期的中国社会中继续发展,其中尤其是在秦国,墨学占有相当重要地位,深入渗透进秦文 化的价值层次。秦统一后,墨学的思想流布和理论发展并没有被阻止,至汉初,在诸子复活的背景下,墨学除独立发展外,还通过儒墨、道墨互补两种学术融合的途径进行传承,显示 出蓬勃生机。它渗透到了那个时代上自制度文化、下至底层社会的整个社会生活的各个侧面 ,使那个时代的政治行为和社会行为带有明显的墨学特征。  相似文献   
87.
儒家与墨家同为先秦显学。《孟子·滕文公下》: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韩非子·显学》曰:世之显学,儒、墨也。儒  相似文献   
88.
通过对墨学研究历史的回顾与反省,尤其是对清代与20世纪墨学研究的贡献与缺失从方法论与诠释学的角度进行总结、分析与重估,以此来展望未来的墨学研究,寻求对墨学的客观了解与创造的诠释之间的平衡点,创建一套墨学诠释学.  相似文献   
89.
墨学及其思想在中国有着重要地位及其现实指导意义。研究发现,墨学在国内的研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由于墨学的国际地位低下,其对外传播问题成为当前墨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文章通过分析墨学对外传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90.
通过比较墨子"兼爱"观与佛教"慈悲"观,揭示两者在本质﹑基础﹑主张三个方面的相似点以及两者在所包含的对象、阐述的角度、历史进程方面的不同点,从而阐明墨学渐衰的原因及释学发展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