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1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2篇
教育   1331篇
科学研究   80篇
各国文化   32篇
体育   102篇
综合类   69篇
文化理论   17篇
信息传播   261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130篇
  2013年   117篇
  2012年   138篇
  2011年   181篇
  2010年   117篇
  2009年   132篇
  2008年   186篇
  2007年   121篇
  2006年   106篇
  2005年   109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正调查发现,城市里的中小学教师能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优秀人才的并不多,即便是十分优秀的中小学教师,他们的子女能成为杰出人才的比例要大大低于其他知识分子阶层,这一现象值得我们关注。一、教师型父母教育子女失败的原因1.教师工作很辛苦,操心多。繁重的教学任务使他们心力交瘁,回家之后精力不足,情绪容易失控,对待自己的孩子没有耐心,动辄就责骂孩子不争气。2.角色转换不好,在家还当教师不当父母。他们以为回到家  相似文献   
132.
汪曾祺是士大夫文化熏陶出来的最后一位作家。其“士大夫文化”主要来自于家庭,来自于他的祖父和父亲。他的小说创作与自己的生活贴得近,虚构的成分较一般小说家少,作品人物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作家自己的生活理想。最典型地写出了士大夫神韵,写出了汪先生的士大夫情结的是写于1996年的《名士与狐仙》,作品主人公杨渔隐就是晚年汪曾祺心灵的投影,精神的慰藉。  相似文献   
133.
近年来,“二代”现象的层出不穷反映了我国社会阶层明显的固化趋势。阶层固化会使社会失去生机,造成对立情绪,不利于社会公平的实现和长久的稳定发展。因此,文章从马克斯·韦伯的阶层理论出发,分析了阶层固化趋势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4.
正父亲虽是草根阶层,但其身上自有来自乡野的灵性,只要他做过的手艺活儿,前后左右怎么看都顺眼。父亲是一家中央企业单位的锻工,不仅有一手漂亮的铁匠手艺,还有一套可以另立门户的木匠本事。木匠不是铁匠,但他们之间有点儿像,都需要下料、粗切、洗磨等工序,只是铁匠需要趁热,而木匠需等胶凝。也许两者相似的地方太多吧,父亲工作之余痴迷于  相似文献   
135.
正中国古代经济发展中,农业占了绝对地位,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成了古代中国最重要、最普遍、最主流的发展模式,土地、田园是与人们生活最密切相关的,所以乡村的民情风俗、日常生活、农民的劳动生活也常被纳入诗歌中。而封建社会必定伴随着压迫与剥削,因此农村的剥削和压迫也常在诗歌中体现。除了关于乡村、农民题材,田园诗还会涉及士人生活。士大夫阶层,包括许多知识分子,他们或因政治上的失意,或在精神上的向往等,他们或依据自己的田园体  相似文献   
136.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古代旅游发展的重要阶段,尤其是以士大夫为主体的旅游活动空前繁荣,这在中国古代旅游史上堪称独树一帜。魏晋南北朝时期士大夫旅游的发展与当时特殊的历史条件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37.
喻玲 《兰台世界》2014,(6):87-88
本文选取元代大都这一政治中心的士林阶层为切入点,对士林阶层旅游动机及理念的形成进行分析,并阐述这一阶层的旅游特点,以期能够帮助国民进一步了解这一历史时期。  相似文献   
138.
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已经发生了深刻转型,这一观点基本成为学术界的共识。学者们纷纷从阶层分化、资源重配、权力重构、群体重组等方面来分析中国社会的结构转型,但从价值信念变化来分析意识形态转型的文章却不多见。”  相似文献   
139.
李剑 《寻根》2005,(3):22-25
科举制是世界上首创的纯粹的文官选拔制度。对于中国人来说,科举制从制度上打破了尊卑贵贱的界限,是社会上下层之间流动的惟一一条正常而狭窄的通道。五代人王定保说得好:“三百年来,科举之设,草泽望之起家,簪犯望之继世。孤寒失之,其族馁矣;世禄失之,其族绝矣。”难怪世人趋之若鹜。宋代的真宗皇帝可谓熟谙世俗之心,传其曾作《劝学诗》,  相似文献   
140.
怀揣各自的梦想.中国当代“文人士大夫”正在以书院的名义默契集结[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