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2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5473篇
科学研究   294篇
各国文化   14篇
体育   38篇
综合类   223篇
文化理论   24篇
信息传播   15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106篇
  2020年   216篇
  2019年   268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247篇
  2016年   292篇
  2015年   140篇
  2014年   304篇
  2013年   394篇
  2012年   427篇
  2011年   491篇
  2010年   408篇
  2009年   470篇
  2008年   445篇
  2007年   404篇
  2006年   301篇
  2005年   237篇
  2004年   203篇
  2003年   197篇
  2002年   184篇
  2001年   131篇
  2000年   100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音乐作为一种传达、抒发情感的形式,不论在当前还是过去,均以其特有的方式存在着。随着现代音乐比重的扩大,令民间传统音乐显得过于薄弱。只有加强对民间传统文化资源的运用和分析,推进声乐教育对本土文化的重视,将两者相融合,才能为我们的学习提供更多有利的因素。  相似文献   
52.
53.
在声乐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掌握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的歌唱感觉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改革以往口传心授的旧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歌唱的气息运用、咬字吐字和艺术表现三方面加强训练,以期收到较好的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54.
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声乐教学的培养目标和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高职学生应学习和具备的三大能力,详细阐述了实用性、多元化和实践性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55.
伴随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赣州市声乐教育在新时期受到国家全面课程创新及改革时代浪潮推动背景下,也表现了日新月异新变化。诚然,传统声乐教育模式在对声乐人才培养方面具有不可磨灭的功劳,但是由于传统声乐教育模式存在填鸭式教学、教学方法单一死板、教学内容枯燥等弊端,致使其教育理念与思维、教学方法等致使其越发不适宜新时期素质教育的要求,当前赣州市声乐教育教书育人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漏洞,为此亟待对教育者素质培育能力采取优化培育措施,以此促进赣州市声乐教育整体水平的提升,希望本文接下来所阐述的内容会对此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6.
随着社会的发展,原有的高校声乐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现实社会的发展需要,因此必须对现行的声乐教学模式加以改革。本文简要分析了当前高校声乐教学模式的弊端,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高校声乐教学模式改革的策略。  相似文献   
57.
潘丽莎 《广西教育》2013,(7):106-107
阐述审美教育是高职生可持续发展的审美需求,高职文学欣赏教学中长期存在着审美教育困境,提出应通过在教学中关注审美观照、运用接受理论、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等教学方式突破教学瓶颈。  相似文献   
58.
名师讲座     
《儿童音乐》2012,(12):4
在这两周的时间里,我们有幸得到声乐教育家马秋华教授在宜昌传授民族唱法,细细品味中国民族声乐的发展,感受具有民族情感、民族精神的中国音乐;有幸结识那位"兴到浓时飙潮语、拄拐指点也风流"的杨鸿年大师,他诙谐幽默的解说和充满激情的指挥,令  相似文献   
59.
声乐表演是以歌者自身的身体作为艺术表演的工具,以人的嗓音为音源,通过音乐和语言相结合的艺术形式,以歌声为主要手段,借助于一定的形体动作,塑造艺术形象,创造艺术情境,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精神面貌和社会现实生活,是最古老、最受人们欢迎、最能直接表达人类思想感情的艺术。声乐表演,是人声的音乐表演艺术。正是在这样的观念支配之下,无论是声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是学生在舞台  相似文献   
60.
充分发挥博物馆的美育功能,有利于促进人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有利于培育创新人才,有利于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发展。博物馆要采取措施,强化美育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