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2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2180篇
科学研究   77篇
各国文化   26篇
体育   75篇
综合类   120篇
文化理论   14篇
信息传播   23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97篇
  2014年   164篇
  2013年   137篇
  2012年   185篇
  2011年   182篇
  2010年   191篇
  2009年   198篇
  2008年   256篇
  2007年   212篇
  2006年   161篇
  2005年   148篇
  2004年   84篇
  2003年   89篇
  2002年   81篇
  2001年   103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倪捷 《图书馆杂志》2006,25(10):29-30
娱乐思潮的悄然兴起使社会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多彩,也促使各种文化传播形式发生着变化。传统意义上的文化讲座应顺势而为,在形式和内容上积极引入娱乐元素,寓教于乐.使文化讲座更适应大众潮流、更具生命力;同时也必须正确把握讲座文化传播的方向,避免庸俗化的倾向。  相似文献   
12.
罗芳 《新闻前哨》2006,(9):F0003-F0003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我国逐渐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之中。伴之而来的,不仅仅是经济、科技等方面的巨大冲击,更经受着西方各种化思潮的冲击。有精华,有糟粕,在取与舍之间我们不断地作出选择。遗憾的是,在我们忙着不断吸收外来先进化的同时,对自己老祖宗几千年厚积下的丰富、博大、精深的传统化,没有更好地挖掘、开发、融合和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3.
百余年来,无数仁人志士在中西文化交汇中,探索社会进步的真理和改造中国文化的道路,有人甚至为此牺牲。我们需要了解、尊重和继承他们的努力,继续前进,完成创造新文化的历史使命[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媒体(或叫主流)、口头(或叫群众)两个舆论场。这两个舆论场或是交叉,或是相向,或是部分迭合,或是趋于一致,不同的形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舆论环境是否和谐。当两个舆论场迭合度加大,以至近乎迭合,社会舆论环境就相对和谐,反之,当错误思潮形成舆论场,在它的诱导煸动下,就可能出现上访、械斗、静坐、上街游行等过激行为,出现群体性事件,造成思想混乱,甚至产生社会动荡现象,扰乱社会稳定。因此,营造和谐的舆论环境,是构建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舆论环境不和谐,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  相似文献   
15.
书院藏书为书院的文化教育事业服务,对于文化的积累、创造、传播等各个环节都有所贡献,尤其有功于学派的创立、学术的传播。以下我们将以南宋、明、清为例,来讨论书院藏书与学术流变之间的关系,及其于院中师生的教学授受、传道解惑之间化润学术的文化功能。这是一个时贤往哲都没有涉及过的问题,所言不免粗糙,期望得到大家批评,以便修订。  相似文献   
16.
张越 《现代出版》2004,(4):52-54
作为《法理思考的印迹》(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一书的策划编辑,我有幸作为第一个读,拜读了这本高质量的法理学研究集,对字里行间滚动的思潮,不由得想评介对该书的印象。  相似文献   
17.
郑妍 《视听界》2004,(1):51-52
大众传媒从它产生开始的那一天,男权话语就占着统治的地位。近几年来,大众媒介中女性话语崛起的趋势较为引人注目,本文从现实情况出发,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分析,指出女性话语在媒体中的传播优势。大众传媒从它诞生的那天起,就是以男权中心的形象  相似文献   
18.
19.
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确立正确的研究维度,应当通过经典文本、特定社会思潮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之间的张力作用,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之方法套路的理解。做到既注重主导逻辑的深化与拓展,又积极在具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有效地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和门脉,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解与传承语境的深层转换。进而,在审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之维度张力和方法套路的基础上,以期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的角度,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的中国化、时代化及其大众化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0.
运用"三维六类"分析框架可以扩展课程思潮的研究空间。"学科—活动"维,分为"学科中心课程思潮"和"活动中心课程思潮",前者重知识,主张以知识的学科逻辑来组织编排课程,后者重知,强调以学生的心理逻辑来组织编排课程;"人—社会"维,分为"儿童中心课程思潮"和"社会中心课程思潮",前者主张课程为人的存在而存在,后者注重课程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