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0篇
教育   102篇
科学研究   12篇
体育   9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4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正>6月11曰,2014年第十届光华工程科技奖在北京揭晓并颁奖,中国工程院院士、91岁高龄的水利水电工程专家钱正英获工程科技领域最高奖——光华工程科技奖成就奖,成为首位获得该奖项的女院士。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向她颁奖。6月11日,中国工程院院士、91岁高龄的水利水电工程专家钱正英(右二)向会场内鼓掌祝贺她获奖的科学家们微笑挥手致意。当日,中国工程科技领域最高奖──光华工程科技奖在北京揭晓并颁发第十届奖励,另有28人分获光华工程科技奖工程奖、青年奖。  相似文献   
12.
上学期.我参加了上海市兰生复旦中学初中预备班(六年级)语文备课组的一次旨在探究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渗透集体智慧、在互帮互教中提高教学水平的教研活动,很受启发。  相似文献   
13.
复旦大学图书馆所藏二卷本《孔子家语》其实系明代何孟春整理本,并非宋本系统。何孟春未见宋本王肃注《家语》,只是在元王广谋节略本的基础上进行整理,故何本其实仍是残本,即使是何氏之补缀亦多出胸臆,尤其以他书所见妄补《家语》更显草率。现今在宋本《家语》并不鲜见的情况下,《家语》研究断断不能再以何孟春本为据。  相似文献   
14.
忆恩师     
丁老师退休的前一年,我进入复旦,进入复旦的第二年,我在西藏那曲出车祸,没能聆听丁老师的新闻史课.毕业后的第八个年头,在北京阴霾反常的初秋夜晚,通过一条短信,我被告知,丁老师走了. 期间,没有电话,没有谋面.生世如转蓬,人生的交集,只那么一段. 我却在每一次关于复旦的光影印记中,把丁老师弥漫为背景.  相似文献   
15.
《易经》是一部博大精深、融会贯通的巨著。本文作者阐述了《易经》中的和谐统一理念、“中庸之道”思想以及《易经》的持经达变观点,并将“此三”称之为“易经”梭面所折射出的三色光华。  相似文献   
16.
正"学习要好,长得要帅!"某天,宿舍几个姑娘开卧谈会的时候,我脱口而出这个如今看来颇为幼稚的择偶观。半年后,刘升发了一封邮件给我,说曾经对我动过心,但是现在已经开始了一段新的感情,对方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女孩。看见邮件的那一刻,我的世界坍塌了。  相似文献   
17.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6):F0002-F0002,F0003
正湘潭凤凰中学是湖南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创建于2000年5月,学校先后被评为湖南省十佳民办学校、湖南省文明卫生单位、湖南省安全文明校园、湖南省自律与诚信建设先进单位。董事长周建,经济学研究生、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EMBA、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EMBA毕业,湘潭市人大代表、湖南省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湖南祥霖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校长聂必强,政协湘潭县第八届委员会委员、民  相似文献   
18.
正杨炜乐,1991年出生,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大四学生。我在一次黄油青年会议上认识了杨炜乐,他那天的演讲主题是"折腾大学,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炜乐讲了自己在大学期间做过的很多公益尝试和最终的职业选择。炜乐挺有意思,于是我便约他在北大光华学院的小咖啡馆见一面。  相似文献   
19.
数学有诗意     
陈竹  周凯 《课外阅读》2013,(14):48-49
<正>走在复旦校园,过去的半年内,很多学生已经记不清这是第几次看到道路两旁悬挂起一排排纸鹤了。而这一次离去的,是数学家谷超豪。这位数学家的故事可不是枯燥的公式,而是处处闪动着调皮的生活色彩。"文革"下放时,他在广播里听到龙卷风要经过,还有心思看看窗外飘飞的雨点,算曲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伴随网络的发展,陈永洲事件、药家鑫事件、复旦投毒案等一系列违法犯罪事件通过网络平台得到迅速传播,这种舆论压力干扰司法的现象成为近年媒介审判的表现形式,引起了学界和业界的广泛关注,这一现象不利于培养受众的媒介素养、塑造公众的法律意识以及搭建理性的舆论平台,应引起我们的反思。本文以近两年较为典型的"复旦投毒案"为例,分析新闻报道中的媒介审判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