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8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3篇
教育   2463篇
科学研究   291篇
各国文化   61篇
体育   189篇
综合类   63篇
文化理论   98篇
信息传播   73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96篇
  2014年   274篇
  2013年   228篇
  2012年   249篇
  2011年   287篇
  2010年   210篇
  2009年   234篇
  2008年   355篇
  2007年   237篇
  2006年   205篇
  2005年   237篇
  2004年   173篇
  2003年   241篇
  2002年   210篇
  2001年   241篇
  2000年   97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61.
孟鑫  姚静 《北京档案》2022,(3):44-49
艺术档案管理对于保存珍贵文化遗产、传承艺术技艺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采用文献研究法、网络调查法和政策分析法,以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意大利、澳大利亚、波兰、新西兰、葡萄牙、日本、斯洛伐克等12个国家为调研对象,对其艺术档案管理典型案例、政策文本进行解读,分析得出国外艺术档案管理具有顶层设计自成体系、多层次协同合作、管理风格独具特色、利用服务极具匠心、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等5个特征,并结合我国艺术档案管理现状,提出构建艺术档案管理体系、建立健全协同创新机制、提升艺术档案管理理念、创新档案利用服务方式、充分应用互联网新技术等5条启示建议。  相似文献   
62.
在今年"两会"期间举办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外交部长杨洁篪曾风趣地说:"中文是世界上最容易学的语言之一,否则很难解释为什么有13亿人选择中文作为他们的母语."  相似文献   
63.
这是一篇随笔.话题从颇具中国文化内涵的传统节庆食品——月饼生发开去.最终落在“本土化”与“国际化”的思考与讨论上.文章的题目很是吸引入.“月饼”与“两化”的关系设定.也着实牵引人的胃口,想要一探究竟。  相似文献   
64.
外国的月饼     
刘勇 《新闻与写作》2008,(10):47-47
什么叫国际化?什么叫本土化?在国际化中寻找到自己的本土化优势,就是好的本土化,也是好的国际化。  相似文献   
65.
《新闻实践》2008,(11):41-41
10月17日,温家宝总理签署第537号国务院令,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常驻新闻机构和外国记者采访条例》。这一天是《北京奥运会及其筹备期间外国记者在华采访规定》到期的日子。  相似文献   
66.
白修德,一个不该忘记的外国记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起白求恩,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在中国的知名度可能超过任何一个外国人.20多年前我在豫西乡下跟着生产队的大人们在农业社的土地上磨洋工时,就常听那些饿得腹胃紧贴一起但心情却异常舒畅的社员们总爱把一句自编的歇后语挂在嘴边:"白求恩的弟弟--白求(球)了"由此可见,尽管在他的家乡,白求恩的名字百分之七八十的人不知道,但在我们这块土地上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有着极高声望的.  相似文献   
67.
谢敏仪 《图书馆论坛》2006,26(1):152-154
分析了外国责任者在7--字段规范编目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实践经验,提出一些规范编目的方法,力图探索出一种更实用、更规范的编目方式。  相似文献   
68.
从明朝末年(17世纪初),满族(女真)在东北的崛起,到一六四四年清军人关,取替明朝,这一时期的历史,通称为清人关前史。这段历史,对清王朝来说十分重要,则是奠基时期。承先启后,继往开来。这一时期,无论在抵抗外国资本主义势力入侵;还是接替明代边微疆土,招服东北;也还是加速清军人关,问鼎中原,统一全国等方面,都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深刻地影响着历史和现实。我们应很好地加以总结和探讨。但目前学术界关于这方面研究是不够的,看法又颇有分歧。今不揣谫陋,仅就管见,草成是篇,以期有裨于对清人关前史之研究。  相似文献   
69.
王福时 《出版史料》2006,(4):108-111
今年是伟大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70周年和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埃德加.斯诺诞辰101周年,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决定隆重出版《前西行漫记》(原名《外国记者西北印象记》,以下简称《印象记》),让广大读者有机会看到这本尘封68年客观真实记录那一段历史的图书,了却我多年的心愿,我和许多关心这本书的老朋友都非常高兴。一很多读者想必都知道胡愈之在1938年翻译出版斯诺的名著《红星照耀中国》(中文译成《西行漫记》),而鲜有人了解在这本书之前十个月还出版过一本有人称之为《西行漫记》雏形本的《印象记》,主要是因为当时这本书只印了5000册,…  相似文献   
70.
一、外国档案鉴定理论的发展历程 1.档案鉴定理论的萌芽实践证明,档案价值的鉴定不是与档案工作同时产生的。它是在档案工作发展到一定阶段才被列入议事日程。古代西方奴隶社会时期由于档案数量少和保存比较分散的原因没有出现档案鉴定。到封建社会中期以后。档案鉴定开始出现萌芽,14世纪由于造纸技术西传,使欧洲国家一些档案数量增加,给保管造成一定的压力。于是一些城镇开始出现了“淘汰公”的做法,即“成立一个特别委员会来审阅庞杂的件,将其中有用的档案加以保存。把无用或重复的件淘汰掉。这种做法,可以看做是档案鉴定工作的萌芽,然而由于封建社会档案件的所有形形色色并且毫无联系,使得淘汰公法无法成为一项制度普遍推广,虽然淘汰公法不能和今天的鉴定工作相比,但毕竟表明当时人们己经认识到并走出了档案件鉴别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