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90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0篇
教育   4461篇
科学研究   293篇
各国文化   22篇
体育   101篇
综合类   96篇
文化理论   26篇
信息传播   32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139篇
  2014年   435篇
  2013年   475篇
  2012年   498篇
  2011年   543篇
  2010年   417篇
  2009年   450篇
  2008年   565篇
  2007年   388篇
  2006年   307篇
  2005年   263篇
  2004年   151篇
  2003年   96篇
  2002年   69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 毫秒
991.
一、从"生态教育"到"教育生态"我校的周边以老旧小区为多,近年随着南京的发展,学校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不断增多,他们的家庭素质、居住环境、生活条件都较为低下,这些孩子的家长多数拥有对孩子美好的教育愿望,却不具备相应的教育能力。作为一所小班化教育学校,对于这些孩子,我们可以给予怎样的关怀?我们想:既然孩子没有宽敞的家,那么我们就给他一个充满生机的校园;既然孩子没有明亮  相似文献   
992.
马得宝 《考试周刊》2012,(12):168-169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人口流动的规模和范围不断增大,特别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的流动人群持续加大,成为我国20世纪末人口现象中蔚为壮观的一景。越来越多的人由过去的"单身外出"逐渐转为"举家迁徙",出现了流动人口"家庭化"的趋势。至今,许多大城市都已出现人口流动家庭化的现象,而且这一态势仍在继续发展中。  相似文献   
993.
陈建红 《考试周刊》2012,(57):171-172
近年来,进城务工人员数量加剧上升,他们子女的教育问题日益突出。如何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扶持和帮助,成为我们教育教学中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就进城务工子女不良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及如何矫正进城务工子女不良心理问题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994.
胡军波 《考试周刊》2012,(58):106-107
我校是太仓市一所省实验农村小学,有学生近2000名,也成了太仓市小学一艘名副其实的"航空母舰"。我们的学生有30%左右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有着很明显的区域性差异。我校地处乡下,教学资源相对缺乏,教学状况相对落后,为此学校开展了"学会学习"等一系列的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995.
严玉萍 《考试周刊》2012,(65):82-82
本文在分析外来民工子女英语学习动机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这部分特殊群体学习动机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6.
陆志琴 《考试周刊》2012,(35):186-186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步步深入,中国沿海东部地区率先经济腾飞、振兴,长江三角洲地区又成为改革大潮中的弄潮儿、南下北上的淘金者的首选之地,一批批外来的肯吃苦、有能耐的民工纷纷来到苏、锡、常地区,而由农民工问题衍生出的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安全、心理等问题也随之成为新的社会问题。随父母漂泊异乡的农民工子女承受着城市孩子无法想象的种种压力,这种压力有的来自现实生活,有的来自精神层面。他们如一群孱弱的小鸟,期待着人们的关注,无论是学习、生活还是心灵。  相似文献   
997.
一、献身贫儿教育事业的一生约翰.亨利希.裴斯泰洛齐(Johann Heinrich Pestalozzi,1746-1827),瑞士著名的民主主义教育家,他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对近代教育有不可估量的影响。他一生从未放弃过自己的理想,即通过教育给儿童和穷人带来更好的  相似文献   
998.
在全国各地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中.各地中职学校围绕“学雷锋为民服务”这一主题,组织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结合学校专业特点和学生技能特长.不断创新为民服务的内容和形式,积极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  相似文献   
999.
初做班主任,我做了一个全是外来农民工随迁子女班的班主任。经过调查,由于文化课成绩薄弱,大多数学生缺乏自信。在学校倡导"贤文化"的大背景下,我认为,对于我们外来农民工随迁子女最重要的就是培养自己的自信心。自信心就是自己对自己力量的充分肯定,是自己相信自己有能力去实现愿望的心理。是一个人对自身价值和能力的充分认识和评价,它是一种重要的非智力因素,也是一个人成才所必备的良好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个性的品质。我从以下两大方面去激起他们自信的火花:  相似文献   
1000.
罗瑞明 《教育》2012,(24):5
每到假期,大量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便会从四面八方"迁徙"到大城市,想着和父母享受久违的天伦之乐;但忙碌的父母无暇照顾、陌生的城市难以融入、内心的话语无人倾听;留守儿童从农村到城市,却成了"再留守儿童",还成了意外事故的高发群体。(7月26日《新华每日电讯》)从农村的留守到城里的"再留守",难免给孩子的心中留下苦楚。作为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