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27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59篇
教育   13726篇
科学研究   719篇
各国文化   49篇
体育   462篇
综合类   458篇
文化理论   92篇
信息传播   1019篇
  2024年   89篇
  2023年   407篇
  2022年   438篇
  2021年   404篇
  2020年   337篇
  2019年   360篇
  2018年   186篇
  2017年   378篇
  2016年   441篇
  2015年   674篇
  2014年   1374篇
  2013年   1196篇
  2012年   1408篇
  2011年   1393篇
  2010年   1051篇
  2009年   838篇
  2008年   1344篇
  2007年   739篇
  2006年   567篇
  2005年   641篇
  2004年   587篇
  2003年   633篇
  2002年   334篇
  2001年   260篇
  2000年   249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把"金"的政权放到中国古代历史长河中,可以通过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典型史实,去探究少数民族政权对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对"小中国"到"大中国"转变的推动作用。金朝官制改革适应了汉地统治,进一步加强了国家职能,推动了社会的发展。统治阶级推行的封建化顺应了历史潮流,极大地恢复了生产力。金朝把儒家思想确立为统治思想,把尊孔崇儒作为基本国策,并且有效地把儒家思想渗透到社会底端,实现了汉族与女真族之间文化认同。金世宗继续了前代的改革,励精图治,开创了金代治世的局面。学习这块内容,需在关注中国文明纵向发展时序的"经"的同时也关注横向差异性发展空间上的"纬"。  相似文献   
962.
设置真情境解决真问题是初中地理课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培育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为了避免情境创设的片面性,尝试从创设历史故事的“至真”情境,创设时事热点的“至热”情境,创编乡土试题的“至土”情境,巧用5W问题的“至广”情境,创设认知冲突的“至深”情境,创设实验探究的“至实”情境等六个方面,探讨多元化情境教学的方法,帮助学生形成区域认知、培育综合思维、提升地理实践力,进而实现学科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963.
郭祥 《唐山学院学报》2023,36(5):10-20,34
鲁迅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珍贵的精神资源。改革开放前后,鲁迅精神具有不同的内涵: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鲁迅精神是一元的革命斗争精神;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鲁迅精神是由斗争精神、科学精神、创新精神、为民情怀等多种元素构成的一个整体。鲁迅精神由一元到多元的发展,是由中国共产党中心任务改变、话语体系转变、改革开放后各种错误思潮的泛滥、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文明交流互鉴的需要等多种因素促成的。中国共产党对鲁迅精神的阐释整合了鲁迅身上批判和建构、公共性和参与性的多种特质。新时代,应该从文明交流互鉴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角度,深入挖掘和弘扬鲁迅精神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964.
在古典诗词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多元化的诵读指导方法,让学生通过诵读、歌唱来体会古诗词语言魅力,增强学习动力;重点鉴赏古诗词的表现手法,使学生在词句分析与理解的过程中感悟情感,提高文学品位;融入写作环节,以读带写,强化创意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965.
数学教学过程亦是情感交流的过程,而课堂对话是进行情感交流最有效、最直接的教学手段之一.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一个平等、合作、交流的学习平台,通过多元课堂对话,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彰显数学教育价值,实现教学相长.  相似文献   
966.
文章介绍了“双减”背景下初中数学智慧作业体系的建构,举例阐述了多元、分层的智慧作业的设计路线、开发实践和评价反馈.智慧作业体系能促进学生认知发展,适应学生自主学习的时空环境;能够及时、精准、有效地评价和反馈作业,为传统作业形式单一、机械低效、缺乏精准反馈等问题提供了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967.
政治认同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具备的思想认识,是道德与法治学科首要培养任务和最基本的核心素养。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通过情境创设、实践体验、多元评价建构和情感共鸣厚植政治认同,促进学生在“学之有境”“做之有效”“思之有真”“情之有切”中了解、形成、厚植政治认同,促进知行合一。  相似文献   
968.
高考信息类文本阅读主观题的参考答案,存在尊重学理不足、反映思维规律欠缺、示范性不强的问题,这是命题和教学缺乏交流的结果,也是教学和命题难以交流的原因。因此,应在命题和答题之间进行双向评价:揭示答案规律,完善答案内容,调整答案顺序,形成“教学答案”。本文从递进逻辑下的命题与应对、对比视角下的命题与应对、揭示关系下的命题与应对三个方面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969.
周劢  卞捷 《英语学习》2023,(2):21-24
良好的评价活动应能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和个性化成长,诊断学生学习成效并积极反拨教学。为改变初中阶段英语词汇学习碎片化、评价单一化等问题,本文结合初中生认知特点和学段衔接任务提出要坚持在词汇教学中发展过程性评价、多主体动态评价和情境化评价,促进学生的词汇学习,进而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970.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双主体之一,直接参与教学的建构与生成。学生之学是教师之教的必要遵循和根本依据。这两方面构成学生评教的内在逻辑。目前,我国高校学生评教活动中主要存在三类问题:学生评教存在失真现象,学生评教的基础支持系统建设迟缓,学生评教结果的处置不够合理。为此,高校应贯彻以学生发展为导向的理念,落实全面释放评教改进功能的目标,坚持以学生为核心的多元主体耦合评教的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