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953篇
  免费   443篇
  国内免费   728篇
教育   123193篇
科学研究   14901篇
各国文化   443篇
体育   7721篇
综合类   7607篇
文化理论   1184篇
信息传播   9075篇
  2024年   429篇
  2023年   1911篇
  2022年   2171篇
  2021年   2030篇
  2020年   1936篇
  2019年   2430篇
  2018年   1415篇
  2017年   2830篇
  2016年   3592篇
  2015年   6101篇
  2014年   13083篇
  2013年   11991篇
  2012年   13585篇
  2011年   14504篇
  2010年   13218篇
  2009年   13357篇
  2008年   13492篇
  2007年   10854篇
  2006年   8042篇
  2005年   6809篇
  2004年   4810篇
  2003年   3725篇
  2002年   3324篇
  2001年   2580篇
  2000年   2366篇
  1999年   950篇
  1998年   644篇
  1997年   514篇
  1996年   353篇
  1995年   285篇
  1994年   175篇
  1993年   118篇
  1992年   102篇
  1991年   90篇
  1990年   63篇
  1989年   138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26篇
  1980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离不开高素质人才的支撑,而政治素质是人才最关键的素质。如何把大学生培养成较高政治素质的人才成为当今时代亟待解决的课题。为此,研究大学生政治观教育的内涵和特征、主要内容和策略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3.
利用体育教育自身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及其独有的实践特征,整合资源,优化课程,将过去不同学科的形体训练与大学生形体礼仪、行为规范教育有机的容为一体。开设大学生形体礼仪课,指导大学生在塑造健康匀称,曲线、姿态优美,气质高雅的外部形态的同时按照社交礼仪规范来约束自己行为,真正做到“诚于中而行于外,慧于心而秀于言”,把内、外美有机地统一起来。为全面提升大学生素质教育开辟新的渠道。  相似文献   
24.
为了探究大学生孤独感、手机成瘾倾向和生命意义感之间的关系,采用UCLA孤独量表、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人生意义感问卷,选取408名大学生作为被试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孤独感与手机成瘾倾向呈显著性正相关,生命意义感与手机成瘾倾向呈显著性负相关,孤独感和生命意义感相关性不显著;(2)孤独感和生命意义感都显著预测手机成瘾倾向,生命意义感在孤独感和手机成瘾倾向之间的调节效应显著,低生命意义感大学生的孤独感对手机成瘾倾向的预测力更强。因此,大学生的孤独感能正向预测手机成瘾倾向,生命意义感能调节二者之间的关系,低水平的生命意义感会加剧孤独感对手机成瘾倾向的预测作用,而高水平的生命意义感会使孤独感对手机成瘾倾向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5.
26.
27.
美德的产生需要行为合宜、同情得宜、激情适宜三个条件同时满足,而当前高校大学生的美德教育则没有对上述内容给予足够重视,从而产生了一些问题。高校大学生美德教育应依据美德产生的三个条件展开。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对我国高校大学生的美德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8.
29.
基础教学是课程教育的初级阶段,为学生的知识积累,逻辑思维的锻炼奠定良好基础。在新课程教学改革之后,其人才培养目标让我们认识到在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认知能力的同时需要重视对其思想道德的教学,这一教学目标的修正更是开展素质教育的核心。在实现这一教学目标的过程中,老师需要重视对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  相似文献   
30.
太极拳对普通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1,自引:0,他引:41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是一种不可多得的修心养性的体育形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影响到人才的质量。近些年来,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通过实验法、数据统计法证实太极拳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显著的效果,指出太极拳的“健心”功效在“人际关系因子”上没有显著性差异,可能是太极拳强调了人练习的原因,故建议集体进行太极拳练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