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0篇
教育   38篇
科学研究   4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6篇
信息传播   5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大渡河天险自古就是阻隔两岸人民交往的巨大障碍。清初,政府为加强对藏区的治理,逐步提升打箭炉的经济、军事地位,泸定桥的修建是其中极其重要的一环。桥成后,大渡河上的交通大为改观,泸定桥在有清一代,乃至民国时期在政治、军事、经济,巩固国防以及深化民族交往方面均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13.
黄军 《黑龙江教育》2000,(11):44-44
历史教师小黄给女友的情书这样写道:“亲爱的,为了与你会师,我从江西瑞金出发.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什么时候,我才能胜利地到达陕北的吴起镇呢?”  相似文献   
14.
王景华 《辅导员》2012,(27):27+36
在大力提倡教育创新的今天,我们的语文教学不能再局限于课堂,拘泥于课内。新课程要求语文教学从封闭走向开放,不断引入来自奥妙无穷的大自然,纷繁复杂的大社会的源头活水,让学生在开放的、丰富的教学内容中自由徜徉,自由搏击!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我不断地尝试:以读为本,让读进一步开放课堂,创新语文教学思路的支撑点,让读撑起语文教学一片天。  相似文献   
15.
大渡河中游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和先秦时期的亚文化区,本地自新石器时代晚期到战国中晚期的考古学文化遗存大致有三类,先秦文化演变序列可初步划分为三期7段,第一、二期遗存分属不同的文化系统,其间发生了性质上的变化;第二、三期遗存属于同一文化系统.社会经济形态以农业为主要生业形式并辅以捕捞业、狩猎业和采集业,流行采用燧石为主要原料的小型石器打制技术和传统.对资源的需求与争夺以及对交通要道的占领与控制是麻家山类型遗存出现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侯放 《中国钓鱼》2006,(8):37-37
看到贵刊关于长薄鳅的文章和图片,顿时在我内心像有一条中钩的鱼,搅起一阵波浪。我也曾钓起这当时不知名的鱼——长薄鳅。  相似文献   
17.
大渡河中游先秦文化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渡河中游地区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根据已有的发现可将本地的先秦考古学化遗存初步分为四期六段,其社会经济形态以农业为主要生业形式,辅以捕捞业、狩猎业和采集业。当地的小型石器化传统自旧石器时代晚期以来延续不断。“麻家山类型”商周化遗存是十二桥化的一种地方类型,主要分布于大渡河中游地区,对资源的争夺和对交通要道的控制是十二桥化向西南发展的内在动机之一。  相似文献   
18.
大渡河金口大峡谷旅游资源优势与旅游产品创新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瑛  于华友 《软科学》2005,19(4):74-76
针对金口大峡谷旅游产品的创新设计,按照突出自然资源特色、挖掘人文旅游资源文化内涵与紧扣时代的原则,设计出以特色鲜明观光旅游产品、特殊内容生态旅游产品、特色专题旅游产品、科学考察旅游产品为主体的“绝尘险谷金口旅,赏心悦目大渡游”旅游产品整体形象,以提高金口大峡谷旅游产品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11月27日至29日,四川圣达水电公司大渡河沙湾水电站项目档案顺利通过国家档案局验收组的专项验收,这是自国家档案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联合印发《重大建设项目档案验收办法》(档发〔2006〕2号)以来国家档案局在四川组织的首个验收项目。验收组由  相似文献   
20.
1786年发生在四川泸定大渡河畔的地震震级高,引起的水患波及长江中游,造成极大损失,这既有人力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也与地震前汉人带来的新环境观、生计方式、建于河谷的村落、当地人的社会经济状况有密切关系。地震中汉人与当地人在伤亡人数和受水灾影响方面有较大差异,显示了汉式建筑技术、当地人的生态观念在应对地震及次生的滑坡、水灾方面,各有优势。而处于社会底层的汉人与当地人的房屋倒塌情况严重,与上层的官员、土司、头人相比,灾难损失也最大。因此,防灾减灾既要尊重自然规律,也要重视灾难中的社会、文化和人的因素。1786年地震分析还表明,在族群接触的背景下,地方知识也会在文化交流中相互借鉴、丰富和发展起来。多元生态环境、多族群的活动及地方知识与灾难的相辅相成关系,是理解西南地区不同类型灾难发生过程的又一思路,值得关注、细化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