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6篇
各国文化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正>"课堂评价"被运用到今天,大多语文教师或多或少已掌握了一些方法,但并未认识到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必须从学生深层次需求出发,即满足"视阈融合"和"精神互通"的需求。这里的"视阈融合"是指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教师  相似文献   
12.
开健 《广西教育》2010,(7):47-49
五、倾听学生的朗读倾听学生的朗读,要听其发音是否准确,吐字是否清晰,基调是否正确,停顿是否合适,能否根据作品内容读出逻辑重音等,这些反映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程度、语言素养、思想感情。学生的感情朗读,更是教师倾听的重点。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要以“语文”教师的耳朵来倾听。【例五】特级教师孙双金执教《天游峰的扫路人》片段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天游峰的扫路人》这篇课文,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自己在登天游峰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刻画了一位质朴而充满自信的老人形象,表达了作者对老人自信、开朗、豁达的生活态度的赞美。那么,如何在本篇课文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凭借语言材料进行有效的自主学习呢?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天游峰的扫路人》这篇课文,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自己在登天游峰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刻画了一位质朴而充  相似文献   
15.
史祥琴 《小学生》2013,(3):42-42
教学是一门艺术,课堂是一方舞台,要使课堂教学这一人生大舞台充满魅力,语文教师就必须讲究课堂教学的艺术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兴趣,有效地引领学生智慧地学习:听、说、读、写、思、悟……样样行。才能使课堂成为一片多彩地带:展示着语言魅力,充盈着人性光辉的阳光地带;给人以情思滋养和心灵启迪的情感地带;流淌着生命节奏和动人旋律的动感地带。  相似文献   
16.
孙卉 《小学生》2013,(8):40-40
新时期小学阶段的德育目标中有一条是这样说的: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格和活泼开朗的性格。教学《天游峰的扫路人》一文时,通过感知课文的语句,从一位质朴而又豁达乐观的老人联想到名人及生活中的身边人,培养学生豁达、宽容的美好品质。教学本篇课文,我注重引导学生凭借语言材料,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课一开始,我先谈话揭题,让学生知道本文写的是天游峰的扫路人。接着,我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学生质疑讨论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在读正确、读流利的基础上,让学生再次走进文本,默读课文,梳理课文层次,并指导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提出在自读中发现  相似文献   
17.
<正>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笔者就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三顾茅庐》和六年级下册《天游峰的扫路人》两课的教学为例,谈谈用好文本教材的几种策略。一、关注文眼,分步递进——让教学走入身临其境的故事四年级下册《三顾茅庐》讲述的是刘备来到隆中茅草屋邀请诸葛亮出山的故事,全文处处体现了刘备的诚心诚意。在教学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一些关键  相似文献   
18.
课堂点拨的内容要基于学情,而教师在课前经过访谈、问卷调查、检查学生预习等途径了解到的学情又是千差万别的,存在着差异性,这就造成了遴选点拨内容的难度。掩卷而思,同一年龄层次、同一个班级的学生、同一篇课文,本着求同存异的原则,还是能够找到一些共性的。一、文本内容层面的点拨:指向能力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预习的能力,在预习的过程中基本上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了解课文的内容,所以在"学讲方式"课堂上针对文本内容层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学贵在挖掘文本,品字析句,涵泳文字,把握意涵,而其中离不开对细节的把握。教师要在教学中抓住细节,让学生从细节中体味文本的情感、意涵,感受文本的言语及表现形式。那么。该如何抓住细节引导学生体验文本之精髓呢?笔者根据《天游峰的扫路人》课堂教学,谈谈自己的体会。细节一:抓景物描写,析人物性格 优秀的叙事文章,离不开好的景物描写。景物描写在文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对推动故事发展,彰显人物性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天游峰的扫路人》中,出现了两处景物描写,其中有写天游峰的高耸的,也有写天游峰的陡峭、险峻的。针对这两处景物描写,我让学生进行了三步品读。第一步为比较。比一比两处景物描写有何不同?主要写了天游峰的什么特点?通过比较学生发现,两处描写的相同之处在于,两处都写了天游峰的险峻,但区别在于角度不同,前者是远看的角度,后者则是近观的角度。另外,作者的心态在两处景物描写中也有区别,前者是登上山峰好不得意,但近看后却又倒抽冷气,吓得冷汗淋淋。  相似文献   
20.
正式上课前,教师就自己的姓氏与孙悟空沾上了边,让学生说说孙悟空的能耐,并说出与自己同姓的中外名人、伟人。教师还就名人、伟人也都是从普通人一步一步做起的,然后很自然地引入了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