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篇
科学研究   4篇
体育   3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吴华玲 《文教资料》2005,(36):90-91
美国哲学家奎因在《语词和对象》著作中首次提出了翻译的不确定性论题,这一论题的提出,引起了广泛的论证与反驳。通过分析,可以使我们对翻译的不确定性论题有一个更好的把握。  相似文献   
12.
奎因是美国科学哲学家、数学哲学家和逻辑学家。他年轻时,深受“维也纳学派”的影响,是一个逻辑实证主义者。后来,他转向实用主义,把逻辑实证主义和实用主义结合起来,形成了逻辑实用主义。在数学哲学方面,他从逻辑主义转向经验主义。在数学本体论方面,他认为本体论承诺的承担者是约束变项;在数学认识论方面,他主张没有教条的经验论和实用主义的真理观;在数学方法论方面,他强调证明方法对于数学的重要性和数学发展的动态特征。他的数学哲学对数学经验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3.
李玲 《宜春学院学报》2011,33(10):103-105
奎因在《词与物》一书中第一次提出了翻译的不确定性命题,他提出指称的不确定性和意义的不确定性将导致翻译的不确定性。但这并不能说明翻译是不可为的。不确定性是翻译过程中始终存在的一个问题,我们试通过分析翻译不确定性的命题,从"第三文本"这一哲学角度探寻翻译不确定性的解决之道。"第三文本"有别于传统的翻译理论或策略,它使我们能够重新审视不同风格和水平的译作,最重要的在于为我们从哲学角度研究翻译的本质和翻译中存在的一些所谓的不可译现象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透过迪昂-奎因论点的历史演变,可以清晰展现出科学论证模式的变化。在迪昂之前,判决性实验被看作是科学的指路牌,其对应的是归纳科学模式;此后,迪昂论点对应的是整体论的科学论证模式;奎因论点对应的则是强硬科学论证模式。上述梳理展现出,伴随着迪昂论点与奎因论点的转变,论证模式和理论选择的标准同样发生转换。  相似文献   
15.
迪昂论点和奎因论点二者经常并称,这两个论点却有着容易忽略的重大差异:迪昂论点仍然保留了理论可能被证伪的可能性,奎因论点却强硬地认为,命题可能是永远正确的。虽然这二个论点都批判“判决性实验”并持有整体论立场,但是迪昂论点得到科学哲学家和科学家的普遍接受,而奎因的强论点引发了广泛分歧和争议。迪昂一奎因论点造成的争论,实质上由奎因论点引发的争议。  相似文献   
16.
陈波教授撰写的《奎因哲学研究》一书是中国第一本系统研究奎因哲学的专。该书的突出特点在于,作力图按照奎因哲学的内在逻辑,把它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加以考察,并提出了一系列独到的观点。此书该书作把奎因哲学放在大陆哲学这一背景下进行评价,也显新意迭出。书中在评述奎因哲学的同时,还表现了对中国学术事业的极大关切。  相似文献   
17.
“underdetermination”概念影响深远且分歧巨大。从劳丹对underdetermination的解读看,它的第一层休谟式含义是指从证据不能推论出理论正确性,这是科学哲学家和科学知识社会学家共同认可的。第二层奎因式含义是指与证据相一致,承认经验证据的作用就没有必然导向社会学解释,这是科学哲学家与科学知识社会学家不一致的地方;第三层劳丹式含义是指扩充性科学规则不能完全决定理论正确性,它坚持判定的基础不是经验证据,而是包括经验证据和非经验要素的扩充性科学规则。即便它也存在特定情形下不完全决定的情形,但它能够解释理论选择的过程,从而捍卫科学和理性。  相似文献   
18.
3月16日,英雄联盟职业联赛正式开启。两轮过去,给我们带来了多场经典的战役。这其中以iG战队表现最为优异,2轮以不败的战绩挺进。而华义Spider则表现不佳,至今还未取得一胜。  相似文献   
19.
吴小芳 《考试周刊》2012,(10):13-14
本文在回顾奎因和德里达对翻译不确定性的观点的基础上,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反思了两者的观点,认为二者对翻译不确定性的论述走向了两个相反的极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