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274篇
科学研究   4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7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7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中学生电脑》2010,(7):101-103
生活是美好的 契诃夫 生活是极不愉快的玩笑,不过要使它美好却也不很难。为了做到这点,光是中头彩赢了二十万卢布,得了“白鹰”勋章,娶了漂亮女人,以好人出名,还是不够的。这些福分都是无常的而且也很容易习惯,为了不断地感到幸福,甚至在苦恼和愁苦的时候也感到幸福,那就需要:(一)善于满足现状;(二)很高兴地感到:“事情原来可能更糟呢”。  相似文献   
142.
作为世界文学史上举足轻重的两位巨匠,马克·吐温与契诃夫都善于借助自己细致的观察力与敏锐的洞察力,将生活的苦难、人民的悲哀、社会的黑暗等以其独特的幽默荒诞的写作手法表现出来,令读者解颐开颜之余,也陷入深深的思考中.  相似文献   
143.
作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的一员,契诃夫的语言艺术很高超。人教版教参认为作者的讽刺艺术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通过对别里科夫性格行为的夸张,讽刺了套中人的丑陋和可憎;二是以戏剧化的情节描写别里科夫可悲的下场。  相似文献   
144.
教育家契诃夫说得好:“教师要想得到儿童那方面的生动活泼的反响.归根到底还是取决于他自己,他的活动,和他对儿童的态度。”阅读教学中的成功依赖于师生问的情感传递,它有时是细微的,点点入心田式的,有着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有时是强烈的,如急风暴雨,有声声震撼心灵的作用。但无论怎样的传递、交流,情要真,意要切,不能逢场作戏,不可故弄玄虚,不可无病呻吟,更不能以局外人的身份离情讲文.架空情感去分析文章。  相似文献   
145.
《装在套子里的人》是俄国著名短篇小说巨匠契诃夫的力作之一,它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学生。笔者对这一名篇进行备课时,心想,如果按照传统的小说三要素来上似乎也无不可,可总觉得毫无新意可言,如何对现状有个突破?能不能找到一个比较巧妙的切入点并借此而使全文的解析条分缕析呢?笔者研读文本之后,一个句子赫然跳入眼帘——"我的同事希腊文教师别里科夫两个月前才在我们城里去世"。照理,一个人  相似文献   
146.
契诃夫的文学作品留给世界巨大的精神财富,其创作的《困》采用虚实结合,梦幻和现实相交织的手法,从环境、生理和心理角度揭示了小人物的命运,并创造性地运用反复手法,在冷静中彰显出深意。  相似文献   
147.
严学俊 《语文天地》2012,(12):10-11
契诃夫的《变色龙》创作于1884年,正是俄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候,亚历山大二世被刺杀,三世上台,政治上大力加强警察制度。这时侯的警察打着遵守法令的官腔,干着狐假虎威、欺下媚上的勾当。契诃夫在文章中刻画的  相似文献   
148.
契诃夫的短篇小说从三个层面探讨了小人物的心灵隔膜问题,即小人物之间的心灵隔膜、小人物夫妻之间的心灵隔膜、小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心灵隔膜.小人物的心灵隔膜问题主要是指人们由于情感上的不相通和彼此之间的不理解而导致的个体的内心痛苦感受.它暴露的是俄罗斯民族国民性的历史积垢,体现的是作者深沉的民族忧患意识和对人类存在方式的一种悲观情绪.  相似文献   
149.
通过分析契诃夫的《海鸥》(1895)、《凡尼亚舅舅》(1896)、《三姊妹》(1900)和《樱桃园》(1903)四部戏剧的时间、空间特色,考察时空在契诃夫戏剧中的根本组织性功能,以时空为出发点来看待契诃夫戏剧中的人物、情节、冲突、结构及思想内涵,从而为契诃夫戏剧的文本解读提供一个崭新视角.  相似文献   
150.
据说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之一的俄国作家契诃夫在写小说时,总是把稿件反复修改,致使把稿件的句子修改得纵横交错,这可以看出他对作品创作的殚精竭虑。《凡卡》一文是契诃夫短篇小说的代表作之一,它表象上写得很凌乱:一忽儿写凡卡用写信的形式向爷爷倾诉他凄凉的当鞋匠学徒的生活,一忽儿写他对爷爷形象的回忆,一忽儿写窗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