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1篇
教育   104篇
科学研究   5篇
各国文化   9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8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藏彝羌走廊石棺葬文化的发掘与研究迄今已走过70余年的历程,学术界就石棺葬文化的命名、内涵、族属、分布范围和影响等达成了较多的共识,但在许多问题上也还存在较大的分歧。四川大学考古系等六家学术单位于2009年7月举办了"藏彝羌走廊暨中国西部石棺葬文化研讨会",国内外100余位专家学者与会。会议研讨主题包括石棺葬考古新发现、石棺葬文化专题研究、藏彝羌走廊及民族文化研讨和工作研讨及其他等。  相似文献   
92.
周洋  张诚 《传媒观察》2021,(4):77-82
葬礼是对生命意义的终极关怀,迎接烈士归葬,是国家对牺牲将士的最高礼遇,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本文聚焦2020年9月27日举行的第七批在韩志愿军遗骸归国仪式,从仪式传播视角对军人的葬礼仪式进行研究,分析葬礼仪式传播中的价值呈现,并探讨在新媒体语境下对军人葬礼仪式传播改进之道.  相似文献   
93.
94.
蔡爱东 《考试周刊》2010,(34):42-43
中国的厚葬之风早在孔子之前就已经形成,大量的资料可以证明孔子是丧葬礼仪的研究者和传承者,而不是厚葬的倡导者。孔子从没提倡过厚葬,相反,他是重孝养轻丧葬的倡导者;但由于礼的自相矛盾和礼的束缚,他反对厚葬的力度远不如其他薄葬的倡导者与实践者。  相似文献   
95.
丧葬方式是一个社会共同体精神文化内涵的外在体现。曾存在于东南亚地区和现存于我国西藏地区的鸟葬就是对印度佛教大乘密宗思想的反映。后来由于小乘佛教在东南亚的传播,鸟葬失去了其存在的文化根基,遂逐渐消亡。西藏的鸟葬,则因藏传佛教地位的确立得以保存至今,并承载了更多本土内涵。  相似文献   
96.
李勃 《职大学报》2011,(1):18-22
墨子"节用"思想从衣、食、住、行、性、葬、乐等方面揭示了当时君主横征暴敛、奢侈荒淫的现状,并以古代圣王作对照,阐明了自己的主张,奉告君主贵族"俭节则昌,淫佚则亡"。从人与自然界、社会和人自身的关系看,"节用"仍具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97.
梁清标为清初汉族重臣。康熙二年六月,时任兵部尚书的梁清标在参加清世祖顺治皇帝会葬仪式后写下了《六月会葬孝陵恭纪》一诗,以微言的形式指出历史真相:孝陵墓中并无顺治皇帝遗体,仅是空葬衣冠。梁清标能够了解并敢于将这一点揭露于人前,与其家族——真定望族梁氏在顺康之际的政治态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8.
豆卢愿乃唐代中期人物,其墓志今人可见。通过解读豆卢愿的墓志发现,豆卢愿乃豆卢灵昭之子、豆卢瑑之曾祖。另外,"过期不葬"现象在豆卢愿墓志中也有反映。唐代"过期不葬"的产生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因素,但唐代人对"过期不葬"大致都持反对态度。  相似文献   
99.
一、噩梦醒来待花开 2004年,我讲《巴尔扎克葬词》,这节课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失败:在气氛沉闷的课堂上,心跳如狂又强作镇定的的授课人面对着不明就里的学生,脑中昏乱,手冰足冷。700多个日子过去了,那个场景却一直深深烙刻在我的心里,触之疼痛,挥之不去。从此,再碰到此类作品,我的选择只有一个:仓皇逃避。  相似文献   
100.
马格侠 《兰台世界》2012,(18):75-76
招魂葬作为中国古老葬俗的一种形式,在唐代极为流行,甚至进入中原的胡族也为死者进行招魂葬。当时招魂葬的形式有三种,这种葬俗的流行是与社会的动荡不安、唐人的灵魂观念以及夫妻合葬的习俗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