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30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9篇
教育   3766篇
科学研究   216篇
各国文化   21篇
体育   72篇
综合类   244篇
文化理论   21篇
信息传播   413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78篇
  2021年   92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117篇
  2015年   181篇
  2014年   340篇
  2013年   250篇
  2012年   340篇
  2011年   353篇
  2010年   345篇
  2009年   347篇
  2008年   368篇
  2007年   311篇
  2006年   237篇
  2005年   216篇
  2004年   184篇
  2003年   152篇
  2002年   147篇
  2001年   88篇
  2000年   86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李琦 《青年记者》2008,(10):27-28
从1982年《湖南妇女报》复刊到.现在,新时期中国女性媒介的发展历程不过20余载,其生存现状与理想状态亦相差较远,但其潜在的社会价值和发展空间仍然是毋庸置疑的。正所谓挑战与机遇共生,困境与出路并存。获得必要的资源和空间是任何一个组织生存与发展的必备条件,妇女媒介也不例外。从宏观社会语境来看,中国女性媒介要获得长足发展与良性循环,必须拥有两大社会资源:一是要具备明确的女性主义立场,二是要获取广泛的社会支持渠道。  相似文献   
12.
郑妍 《视听界》2004,(1):51-52
大众传媒从它产生开始的那一天,男权话语就占着统治的地位。近几年来,大众媒介中女性话语崛起的趋势较为引人注目,本文从现实情况出发,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分析,指出女性话语在媒体中的传播优势。大众传媒从它诞生的那天起,就是以男权中心的形象  相似文献   
13.
李立景 《新闻界》2005,(2):31-32,30
关于新闻的真实性在法律上的意义,有人指出,大约百分之八十五的新闻纠纷诉讼案件是由新闻失实引起的。有关新闻真实性的理解充满现象真实与本质真实等等诸说的学术纠葛,笔者在此,不想在新闻学科内部就上述诸说在哲学认识论的层面上进一步评说,而是采取新闻学与法学比较的方法,以证据学的视角来考察和比较新闻与司法对真实的建构。  相似文献   
14.
当年我在一个南方城市读书,对我的老师说,我最喜欢的诗人是杜牧,最喜欢的诗句是“十年一觉扬州梦,留得青楼薄幸名”,老师摇头,说境界不高。我着了急,解释说,我并不是想要去扬州,就是喜欢那种感觉。老师还是摇头。那时我是多么年轻,立即对这个老师自说自话的架势产生了反感,我想他根本不能够理解我,我喜欢的是那种天涯日暮,凉风透衣,自伤自嘲之余仍留一分温暖的感觉啊。  相似文献   
15.
SERVQUAL,是20世纪90年代初从商业领域引入图书馆界的质量评估工具,本文以经验研究(empirical research)数据为依据,从认识论的角度对SERVQUAL的部分前提假定提出了质疑,提出了加强SERVQUAL效用性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6.
成濑巳喜男的影片作为一种女性电影,往往通过空间的建构和叙事的发展,令女性身处不同的空间之中。由于空间的特殊性质以及女性对空间天生敏锐的感知能力,使得她们在这些空间中产生了不同的情绪和心情。具体来说,主要有私人空间中令人感到压抑的厨房、代表着父权的客厅以及可以安放心灵的租住房,室内公共空间中边缘女性工作的酒吧和令感情升温的火车,室外公共空间中连接着自由与束缚的街道以及让人无所拘束的公园、林间、河边等空间形式。透过空间叙事的发展,观众更加深入地感知了女性以不同身份面对各种空间的心理状态,以及对这些社会所强加的身份采取的反抗和妥协,空间随之具有了一定的意义与情感,继而使得电影具有了更高的美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7.
随着儿童视角研究日趋丰富,儿童视角被作为一种研究方法的反省和自觉认识相继出现。基于方法自觉意识的管窥,呈现出儿童视角的角色定位不准、研究起点模糊不清、研究价值取向不明等基本问题。故需从哲学层面回应“作为方法的儿童视角”的应然逻辑:本体论层面主张回归儿童的生命样态;认识论层面超越现有研究的窠臼;价值观层面关照儿童视角研究。以期使扩大认识的维度,进一步促进实践的规范,为儿童主体性地位的崛起奠定基础,丰富儿童研究的知识图景,激发实践中的行动智慧。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