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94篇
科学研究   8篇
各国文化   15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5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1.
元代初期在一些法律中允许"奴告主",奴隶通过首告、指正其主人的犯罪可获得放良的机会.元初主要使用"奴告主"的方法来限制诸王贵族的权力,有时也被用在朝廷的权力斗争中,反映了元代中央集权过程中,汗权对主奴关系的影响.而这种现象与汉法中亲属相隐、奴为主隐的传统精神相去甚远.元代中后期,通过汉人儒士的上书陈言,国家逐渐立法禁止了"奴告主"的行为,但这一立法是自下而上的、被动的,因此在元代后期这一现象仍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32.
张爱玲为现代女性文化学掀开了一个妇女性内囿的阴暗心狱,提示出千百年来文化积淀形成的女奴依附心理痼疾是影响女性自身解放的思想重压和禁锢,作家理性审视女性自身,揭露与批判毫不留情,具有性别批判的深化作用,把中国现代女性文学女性意识的进化和发展拓向更深的层面。  相似文献   
33.
小说通过汤姆和其他黑奴的悲惨遭遇深刻揭露了蓄奴制的罪恶。汤姆原是肯塔基州奴隶主谢尔比的“家生”奴隶。从小侍奉主人,成年后做总管,对主人俯首贴耳,唯命是从,竭尽忠心。但是,这种温和顺从的品质,并没有给他带来好的命运。谢尔比在交易所投机失败后,为了抵偿债务。谢尔比卖掉了汤姆和另一个奴隶——女奴伊莱札的儿子。笃信天主教的汤姆毫不反抗地听凭主人的处置;[第一段]  相似文献   
34.
长沙走马楼吴简所见奴婢杂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简中有关奴婢的简牍显示,资产不丰的“民户”和身份地位类同官府依附民的“师佐”往往拥有奴婢,说明吴国畜奴之风甚盛。官奴婢用于屯田,证明吴国的奴婢是从事生产的。更重要的是“户下奴”、“户下婢”之类名称,证实此时奴婢已载入户籍,其源头应在西汉。  相似文献   
35.
杜鹰 《鸡西大学学报》2012,12(12):99-100
在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里,否定是自我意识中主奴关系转化的关键.《浮士德》中,魔鬼梅菲斯托是“否定的精灵”,浮士德需要勇气才能抵制他的引诱,在追求理想的路上不断前行.在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中,否定意识促成了个人英雄主义的形成,而在《奥德赛》中,否定意识又体现在帮助主人公成功脱险的急智中;在索福克勒斯的悲剧《俄狄浦斯王》里,否定意识又是迁善黜恶的前奏.苏格拉底的盘问式对话试图把否定意识变成批判意识和探求真理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6.
谢燕 《考试周刊》2012,(18):14-15
美国作家斯托夫人所著的《汤姆叔叔的小屋》是一部经久不衰的小说,代表了美国废奴文学的顶峰。小说中刻画了肤色各异、性格迥异、代表各阶级的人物形象。本文通过探讨其中三位白人男性形象来探究斯托夫人是如何将基督文化和废奴主义贯穿全文的。  相似文献   
37.
《朝云暮月诗文选》是中国西安17岁少年——赴新加坡留学生王中钰公开出版之第一本文学作品集,内容分为诗词、散文、小说、剧本、评论五卷,以另格律词为主,充分展示了作者少年时期中国文学创作风采。  相似文献   
38.
中国文化重父权的特点,使以"父子冲突"为主的代际关系呈现"主奴关系"的实质,其间充满了守秩序与争自由两种诉求的背反张力,特定的社会人格的形成,需要家庭这一社会细胞的认同和涵养,在代际关系中表现为代表秩序一方的"严父"的督责,现代社会却视追求"自由"为个人的天赋权利,这种矛盾在《三十而立》中有细致入微的展现,沿小说叙事的脉络,可以深入剖析矛盾的文化渊源,揭示了现代个体健全人格确立的真正含义和路径。  相似文献   
39.
二○○八年七月入藏清华大学的战国竹简,记载的主要为经史书籍之文。其中,全篇分为23章的《繫年》主要记述了从西周初年到战国前期的历史。《繫年》整体上保存较为完整,不仅竹简无破损,竹简上的字也清晰漂亮,是研究历史和文学的宝贵出土文献。因时间和精力有限,笔者将选取其中的第十一章,对其内容进行解析,一来可以解读竹简本身所记之文,二来可以补和校《左传》与《史记》等传世文献之说。  相似文献   
40.
二00八年七月入藏清华大学的战国竹简,记载的主要为经史书籍之文。其中,全篇分为23章的《 年》主要记述了从西周初年到战国前期的历史。《 年》整体上保存较为完整,不仅竹简无破损,竹简上的字也清晰漂亮,是研究历史和文学的宝贵出土文献。因时间和精力有限,笔者将选取其中的第十一章,对其内容进行解析,一来可以解读竹简本身所记之文,二来可以补和校《左传》与《史记》等传世文献之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