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94篇
科学研究   8篇
各国文化   15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5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黄景仁虽生逢"乾隆盛世",但其短暂的一生充满了坎坷失意。他是清代统治者文化高压政策下不遇文人的典型代表。黄景仁以"暮夜"为题材的诗歌集中展现了其内心深重的幽怨苦闷,记录着他的心路历程。暮夜诗是黄景仁诗歌创作的一个重要门类,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52.
西汉王褒的《责须髯奴辞》可以看作是《僮约》的姊妹篇,艺术手法颇为奇特,然今之选家多不选,研究者亦少涉及。此赋既有其文献史料价值,又有一定的文学价值,是全面研究王褒文学不可忽视的一个部分。类书有载,清人选集亦有选入,然各本文字出入较大,今有比勘各本定出较合理文本的需要。  相似文献   
53.
《暮晚》是一首当代写意诗歌杰作,解读杨键诗歌要有恰切的诗学理论。杨键诗歌具有鲜明的写意性,表现在其诗歌创作意图、诗歌本文的意境化构筑和写意修辞形态。  相似文献   
54.
1.镜头见证时代的变迁。下图《桑登分到了土地》中的主人公,是个身世很苦的老农奴,遭受过农奴主重刑处罚。新中国的废奴运动让他获得了这块写着“桑登田”的木牌,分到了自己的田。这一历史事件发生在  相似文献   
55.
现代竞技学的终极目的是追求人类自身的完美,在如此观念映照下的中国古代阉人现象则成了一种东方人无以逃避的巨大的观念性误区和现象性缺失.中国古代文化存在天然的缺陷,儒学并未阻止儒学文化体系内的强势集团对另外男性实施阉割行为.阉人现象一直与其他中国负面文化一道,组成了中国古代另类的发明系列.而被阉割或自愿阉割的男人又构成了一大群特异的东方族类.阉人现象诞生于中国的先秦时代,至唐朝始形成制度化,结束于清末.它的出现,集中体现了东方阴性人格的最大域限,阉人群体以暴力为动力核心的对抗性与顺从性的矛盾型人格内涵,以及具有奴隶宗教性质的特殊信念,都对中国男性的健康的人体观和类似于欧洲的优雅化的绅士气质是一种毁灭性打击.  相似文献   
56.
美国革命对美国废奴运动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独立战争爆发前的母国与殖民地权利之争将自由平等话语引入废奴运动,使废奴运动具有了政治正确性。但独立战争时期为了加强白人革命者内部的团结,将黑人塑造为英国侵略者的代理人,则给各州推行废奴政策造成了巨大的困难。革命期间自由话语的采用一方面加强了黑人对新生美国的认同以及黑人内部的民族凝聚力,但独立战争期间对黑人的排斥也造成了黑人中间的离心倾向。这多方面的影响形成了内战前美国废奴运动的发展框架。  相似文献   
57.
巍山彝族同胞高超的狩猎技巧,继承了南诏王室成员数百年金戈铁马、征战四方的战争技巧,是南诏时期战争习俗的延续和再现.与狩猎一脉相承且独具南诏历史文化的“牛歌”和“赶马调”,旋律高亢、意境悠远迷人,极具民族气息,已在巍山传唱了上千年,至今依然经久不衰,歌中满含巍山同胞对先祖的怀念.  相似文献   
58.
李泽 《大理文化》2014,(12):80-82
正南诏铁柱庙距弥渡县城5公里,位于茶马古道的要冲。东与天生桥相望,南与金龙温泉相接,西靠青龙山。南诏铁柱就立于铁柱庙内。铁柱庙史称铁柱宫,占地6000多平方米。走进铁柱庙景区,迎接你的是古色古香的铁柱庙大门。大门虽属重修,却保持了唐代的旧有风格,古朴中透出凝重,壮观中显出辉煌。走进大门,左侧的祭柱图便跃入眼帘。祭柱图描绘的是南诏时期洱海一带九位首领祭柱的情景。他们抱着一颗虔诚的心,神情庄重,一片诚惶诚恐至诚至信的的样子,向铁柱行十叩九拜之大礼。神情不一,表情各  相似文献   
59.
一苇 《大理文化》2014,(12):71-75
正提起弥渡,你也许会想起那首歌,那首被称为"东方小夜曲"的《小河淌水》:"月亮出来亮汪汪,亮汪汪,想起我的阿哥在深山……"也许你会脱口蹦出一个词:花灯。或者,你一脸坏笑:呵呵,到了弥渡,不想媳妇。当然,天生桥、铁柱庙、太极山,还有茶马古道上的密祉小镇。够了,弥渡,世界名曲《小河淌水》的故乡,盛产民歌和爱情,不去,让人心驰神往,去了,让人魂牵梦萦。  相似文献   
60.
一一首民歌,成就了尹宜公的一生。这首歌就是耳熟能详、历久弥新的经典民歌《小河淌水》。在高原十万大山腹地,溪流潺潺,歌声蓦然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