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3篇
  免费   4篇
教育   782篇
科学研究   20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13篇
综合类   22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4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120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31.
新媒体具有分众传播的独有特性和交互传播的显著优势,长辈文化权、进一步遭遇消解,晚辈”文化反哺”能力明显增强,年轻一代同辈群体圈子极大延展.思想教育工作者应当在观念上更加自觉摒弃权威主义倾向和专制主义作风,在技术手段上更加熟悉新旧媒体的各种功能特性,提升校园传媒的文化感召力.  相似文献   
132.
《学记》中提到“君子之教,喻也”“能博喻,然后能为师”.在教学中,“善喻”是一条十分重要的教学原则,也是优秀教师必备的一项教学技能.教师不应仅把自己的责任局限于“传道、授业、解惑”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更应该把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个性发展的引导作为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33.
正炼句,词典上解释为"写作时斟酌语句,使简洁优美"。古诗词中最讲究炼句,把一个句子或词炼好了,全诗为之生色不少。著名的"推敲"故事正说明了这个道理。"炼句"的"炼"在词典中取第三种意思:用心琢磨,使词句简洁完美。"炼"的目的是"简洁完美"。"炼"在词典中还有另有一种意思:用加热等办法使物质纯净或坚韧,如:炼钢、炼乳等。  相似文献   
134.
正语言是作文的血肉。一篇好作文至少在语言上是优美的,能够给人们留下回味的余地,留下品味的空间。现在,有的学生作文的语言往往很浅显,没有生动之处,没有出彩之点,通篇都是在平铺直叙。这样的作文在中考之中恐怕会与高分、满分失之交臂。在中考作文语言评分板块里,对语言的要求是:语言规范、简洁、流畅、得体,这不仅是作文的最高要求,也是作文创作的最基本要求。在语言运用方面,只有达到了规范、简  相似文献   
135.
国内死喻复活研究存在将死喻仿拟与死喻复活相提并论的观点,其原因在于曲解或混淆了死喻复活与死喻仿拟的本质差异。文章从认知语义学视角对这两类语言现象做了对比分析,指出死喻需要在保留其固有形式和语义结构的前提下,通过语境激活才能再度成为活隐喻。死喻仿拟是以死喻为本体,通过改变其固有形式和语义结构而拟创的死喻仿体,因此不能将这种死喻变体视为死喻复活。  相似文献   
136.
这是最具印度特色的逻辑。本文叙说了其逻辑形式,基本逻辑法则,逻辑规则;阐明了这一逻辑系统的科学性和独特意义;也评述了其局限性和某些非科学因素。  相似文献   
137.
荷马式漫长的象喻这种修辞手法在欧洲学中较为常见,它有一个发展变迁的过程,而我国当代诗人艾青的诗作中也常用这种象喻,这是对荷马式漫长的象喻的借鉴与移植。  相似文献   
138.
在通常的理解中人们常常把教化理解为教育,将真理看作是关于世界的现成的知识,因而教化就是将真理作为一种现成的知识传授给他人。但是在西方人文主义的传统中,教化与教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教化并不是主体对一种客观知识的掌握和传授,它应该在柏拉图的意义上被理解为以某种“理念”为原型的“造形”,教化本质上是人的存在状态的本质性的转变。海德格尔在关于柏拉图洞穴喻的生存论解读中,对教化与真理的关系作出了深刻的辨析。  相似文献   
139.
T.S.艾略特是英美现代诗歌中开创一代诗风的先驱,在开创现代诗风时艾略特也借鉴了传统,其中主要一点就是英国17世纪玄学派诗歌的传统。在艾略特早期的诗歌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他对玄学派诗歌传统的继承、结合和发展,还可以看到他通过各种具有玄学味的新颖意象和晦涩难懂的诗风来反映西方现代社会复杂深刻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40.
南宋中兴诗坛前期诗人、“乌伤四君子”喻良能,一生为官四方,政事繁忙,其许多诗歌作品描写其在为官期间的所见所闻,以此表露心迹。加之两宋之际的官僚朋党之争,以及文人们济助世人情感得不到自由伸张。为此,喻良能把这种济世的情怀隐藏于诗词中,表现在交游里。本文立足《香山集》,探索其诗歌中恢复中原的志气,为民请命的情怀,并与同时代爱国诗人相比较,展示喻良能、“乌伤四君子”乃至历代婺州文人的民族气节,丰富传统文化蕴含的爱国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