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5篇
  免费   4篇
教育   776篇
科学研究   19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13篇
综合类   22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3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120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43 毫秒
871.
通过明晰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多元性、差异性、相对性和发展性等时代特征,重塑三喻文化中“前喻”“同喻”和“后喻”等主体的各自优势,强化各教育主体地位的确认与尊重、教育主体素质的学习与提升、教育主体角色的转换与落实和教育主体整体的整合与互补,以促进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872.
【目的】解读农村老年人的媒介交往实践,以及这些媒介构建的话语体系在重塑乡村公共娱乐空间、维系乡村社会秩序方面的作用。【方法】文章从社会学、符号学、技术哲学、身体传播等视角出发,采用非结构式观察法等定性研究方法。【结果】笔者认为,在后乡土社会,农村老年人的生活方式在悄无声息地发生着变化:听酷狗音乐、追网剧、刷抖音……而这些由媒介技术和身体展演的日常玩耍,背后包含着老年人面对现实世界和媒介世界的诸多想象与原生政治。【结论】深入分析了农村老年人在网络流行歌曲、移动短视频等新技术的交往实践以及传统游戏中的符号互动,提出新媒体虚拟偶像的拟社会互动,在维系老年人的趣缘、代际数字沟通方面起到关键作用,它们再现了农村老年人的经验世界,传统游戏成为一种纠偏机制,重塑了老年人的自信和本体性安全,是老年人脱社会化的乐趣建构与自我传播。  相似文献   
873.
《喻巴蜀檄》是司马相如散文名篇,《史记》、《汉书》、《文选》均载录,但文字并不完全一致。《史记》、《汉书》、《文选》各注本、近年出版的《司马相如集校注》也大都提到《喻巴蜀檄》诸本文字间或有异,但并未对歧异处全部加以解释,甚或解释有误,乃至有未提及其歧异处。本文即对《史记》、《汉书》、《文选》所载《喻巴蜀檄》进行校读以及试作解释。  相似文献   
874.
数字化生存是人类与数字化媒介发生交互关系的存在方式,暗藏着遮蔽人之存在的生存隐忧。本研究通过援引柏拉图“洞穴之喻”之省思,阐释数字化生存内蕴的人与技术关系的两极反转、现实与虚拟关系的错位倒置,揭示数字化生存给教育造成的“全景遮蔽”,主要表现为:意识同质,教育塑造人的主体性使命的隐匿退场;认知短路,知识脱离教育之外的愚昧持存;转型危机,教育面临陌生人社会的道德失序。本文认为,通过深度把握人的自我意识的同一性结构实现主体唤回,通过抽象性与泛在性的认知过程完成知识划界,展开面向数字原住民的素养培育形成路径操练,才是教育帮助人走向良善数字化生存的根本之道。  相似文献   
875.
以培养学生宋词鉴赏能力为目标,以《念奴娇·过洞庭》作为探究的主要案例,紧扣词作中“妙”与“醉”两个关键词展开鉴赏评述教学,优化学生宋词鉴赏思路,培养学生高雅的文学志趣。  相似文献   
876.
蔡霄 《宁夏教育》2023,(3):66-67
文章以优化作业设计为主题,从创新作业设计,认真分析学情,巧布置、妙分层,增强作业的灵活性、趣味性和实践性,提倡探索创新、自主选择,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等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877.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广泛应用于教学,人工智能的工具理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师生交往的文化属性。基于“后喻文化”的视角,提出后喻文化时代的师生交往具备文化反哺、平等对话、合作互动的重要特征。然而,受教学主体教学观念守旧、智能技术过度介入及师生互动中心转移的影响,智能教学中的师生交往存在文化偏位的现象。据此,师生需要通过合理定位以澄明文化角色、反躬自省以增强文化理解、精神启迪以注重文化观照、合作互动以激发文化创生来实现师生交往的文化复归。  相似文献   
878.
面对"道"难以言明的困境,《老子》采用了"以象言道"的方式。"象喻"是《老子》特殊的言道方式,具体表现为:取譬引喻,以水、谷等自然之"象"形容"道";执象悟道,由草木、婴儿等"象"体悟"道";以物观物,通过对"象"的整体直观抵达"道"之本质。这种言道方式是诗性的,对后世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催生了意象论及"以象喻文"话语方式,开启了对澄明本真之境的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879.
国际教师专业学习受“过程—结果”线性论、理论应用型等“树状思维”的宰制,集中表现为陷入人类中心主义的思维困境。德勒兹后批判人文主义理论提出的聚集、块茎思维与线喻理论为重构教师专业学习思维与实践路径提供了理论支持,有利于打破教师专业学习的二元对立、静止、割裂的思维模式,寻求思维活动的连续性、多元化、异质性。教师专业学习因此面临三方面的视角转变:在本体论层面,教师专业学习被视为一种涉及多种要素的、高度中介的“人类共存主义”活动;教师专业学习活动不仅是一种存在,更是一种生成,具有政治性和情境性特征;规避克分子线的束缚,运用分子线和逃逸线进行教学活动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