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篇
  免费   0篇
教育   73篇
科学研究   3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35篇
综合类   3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6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开创植物学教育民国元年(1912年),18岁的江西新建县学子胡先骕参加了由江西省组织的首届东西洋官费留学考试,入选西洋留学指标。胡先骕进入加州大学,开始选  相似文献   
82.
建元元年卫绾奏罢贤良方正,是因为他们当中一些人提出了与黄老无为不同的思想主张。卫绾所维系的是黄老思想,并非尊儒。董仲舒对策不在此年。建元二年窦婴、田虫分等尊儒失败,虽然可以归咎于守旧的窦太后,“鲁学”的保守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建元五年设立五经博士,是儒学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83.
《万延元年的足球队》是日本著名作家大江健三郎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奖作品之一 ,这部作品充分体现了大江健三郎小说的创作主题、表现手段及与西方文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84.
本书系统有序地辑录了从上世纪元年(首届)至本世纪初诺贝尔物理学奖百余位获得者的主要成就,也拟籍此勾勒出现代物理学发展史的轮廓。文章中并没有刻意去记叙这些科学家的生平和趣闻轶事,而是着墨于对其发现研究过程中的逻辑思维方法和获奖成果的介绍……  相似文献   
85.
闫长丽 《寻根》2008,(6):89-95
孔子的神化、圣化是历代统治者推崇的结果。自汉代以后,孔子的圣人形象在历代封建朝廷的不断加封中日益强化。晚清各帝虽因内忧外患未亲临圣庙,但仍派朝廷重员致祭孔子,且不断在孔庙中新增大量的儒学名宿配祀。至民国时期,尊孔之势丝毫未减。袁世凯于民国元年(1912年)即颁尊孔令,著孔子第76代嫡孙孔令贻仍袭衍圣公并加郡王衔;民国3年(1914年)制定《崇圣典例》,恢复孔府祀田制度。蒋介石时期,  相似文献   
86.
陈传银 《收藏界》2013,(2):55-57
宣统三年(1911年)大清银币,是清末币制改革的产物,版别多式,设计新颖,制作精良,历为钱币爱好者的珍藏品。笔者有幸获藏几枚宣统三年大清银币不同版式,其中长须龙、短须龙、大尾龙比较稀少。现随文介绍于后,以供同好鉴赏。宣统三年大清银币长须龙(图1),直径39毫米,厚2.1毫米,重26.7克,直齿边。该币正面珠圈内为汉文"大清银币"四字,珠圈外上下为满、汉文"宣统三年"字样,左右两侧分列长枝菊花纹饰。背面  相似文献   
87.
肖宏 《集邮博览》2013,(8):36-39
近日,再次阅读了英国皇家邮学会中文会刊里发表的魏钢先生的文章《蒙古改驿为邮说》,尤其是在重点学习了该文有关"清代国家邮政与台站的关系"部分后,清代国家邮政在库伦设立邮局的相关问题引起了笔者的关注与思考。正如该文中引述的那样,在《中国邮政事务总论》  相似文献   
88.
向辉 《上海集邮》2013,(1):38-39
《中国集邮史》面世已经13年了(北京出版社,1999)。该书对集邮界影响很大,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该书彩页插印了一件报影,题为《快购纪念邮票》(图1),正文中称1912年12月中国发行《光复纪念》和《共和纪念》两套邮票时,上海《申报》于12月12日发表了300字的短文,但《申报》1912年12月12日刊登宣传文章题为《发行纪念邮票预告》(图2),  相似文献   
89.
梁萍 《出版参考》2012,(31):29+28
前一段工作,需要解读古籍,涉及个别字句的使用。我们发现《左传·隐公元年》有:"庄公寤生。"王力主编版《古代汉语》下注:"寤,通啎。逆,倒着。"而郭锡良主编版《古代汉语》下注:"寤,通牾。逆,倒着。"在这里"寤"分别有两个通假字,那么"啎"和"牾"到底有没有关系?孰是孰非呢?  相似文献   
90.
上元年间,是杜甫晚年漂泊生涯中的一个歇脚期。这时期的诗歌,在情感内容上常常表现出佛禅的意趣和道家的情怀。特定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背景与生活际遇促成了杜甫有意往佛、道的世界里寻求解脱,但复杂的思想情感形诸于诗歌,反而更增强了杜诗忧患意识的力量。关注杜甫上元年间的诗歌,有助于加深对杜甫其人及其诗歌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