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3篇
教育   1351篇
科学研究   89篇
各国文化   27篇
体育   123篇
综合类   37篇
文化理论   12篇
信息传播   20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110篇
  2013年   119篇
  2012年   158篇
  2011年   190篇
  2010年   138篇
  2009年   135篇
  2008年   161篇
  2007年   125篇
  2006年   95篇
  2005年   102篇
  2004年   105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机会始终存在,在A股市场投资就是参与一个投机的市场。坚持自己的投资风格,来实现长期稳健的盈利",这是正在参加同信永续杯私募英雄选拔赛目前排名第二的新航线(真实姓名汤林忠)对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所说。汤林忠是也是本次比赛的明星选手,在成都参加过很多实盘比赛,且都获得很好的成绩。自今年7月份参与比赛以来,汤林忠操盘的新航线基金已经获得了34.89%的收益,而同期沪深300指数下跌了9.21%。弱市中获得30%以上  相似文献   
22.
每个人都有伴随自己一生的姓名,我们的姓名都寄予着父母的殷切期望,包含着独特的寓意,而作为以两三个字来标记一个社会符号的姓名,就应该具有在语音上和谐、不拗口,读起来响亮、易记等特点。以兰州大学2006级本科生姓名为语料,试从姓名用字的声调特点方面分析当代大学生姓名的声调组合特点并尝试对其原因进行探析。通过研究发现,姓名中阳平声调最多,上声最少;男生姓名更多地选择阳平声调,女生姓名更多地选择去声。  相似文献   
23.
漂亮宝贝     
  相似文献   
24.
《教育》2012,(7):16
袁新文在2012年3月2日《人民日报》撰文指出:"‘我没了想法’——这就是中国许多学生十几年呕心沥血‘被教育’的结果。我们唯一会做的就是在‘说说你的想法’的题下默写出‘标准答案’,然后在‘姓名’栏大笔一挥签上自己的名字,表示这是‘我的想法’,然后屁颠儿屁颠儿地交卷子等着发回好成绩。""老师对上课的理解从来就是‘我把我的想法’  相似文献   
25.
今年,我任教三个班的化学,一百四十多名学生的姓名在脑袋中直打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能记住名字的除了几个学习成绩优秀的,或者就是作业不认真的和学习极差的低分生。对其余的学生,在教室里便是随意的指向“你、你、你”,“他、就是他”,“课代表旁边穿红颜色衣服的那位同学”.对那些“名不见经传”的学生乱点“鸳鸯”。  相似文献   
26.
《编辑学报》2016,(4):408
每个期刊都有自己的文章格式体例。办刊人几乎都欢迎完全符合自己期刊格式规范的来稿。现按在文章中出现的先后顺序,将《编辑学报》采用的论文格式简介如下,敬请撰稿时遵行。1)题名*(居中,一般不超过20字;文章所属的课题如获各种基金项目资助,则在题名右上角标注"*",  相似文献   
27.
姓名与汉语     
中国人自古对姓名重视有加,远古时代的姓名神秘感在民俗中一直存在,宗法制度的传统观念更强化了姓名的神圣性.所以<百家姓>能够成为古代儿童的启蒙教科书也决非偶然.  相似文献   
28.
路云 《承德师专学报》2007,27(1):48-49,76
人名属于词汇的研究范畴,人们多从语义的角度研究人名。作者将从音美、形美、意美和辞格等四个角度探讨姓名作为一个特殊的修辞单位所具有的内部修辞特征以及姓名修辞的美感特点与效果。  相似文献   
29.
一、中西称谓之差异学习英语时,我们发现英语中的称谓名称比汉语中的要少得多。英语的亲属以家庭为中心,一代人为一个称谓板块,只区别男性、女性,却忽视配偶双方因性别不同而出现  相似文献   
30.
汉语姓名中的文化内涵小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蒋晓杰 《现代语文》2006,(3):118-119
姓名是人的标记,从姓名可以透视出各民族的文化心理.远在氏族社会,姓氏就是图腾的象征,受到人们的崇拜,期望从中获得保障子孙繁衍、生产发展的神秘力量.上古时期姓和氏并不一致.姓是"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母系社会的产物,是部族的标志,一个姓往往代表着一个母系部落的族号.据史籍记载一些最古老的姓都从"女",如:姜,周族先祖后稷之母的姓;姬,黄帝的姓;姚,舜的姓;姒,禹的姓.其他古老的姓还有赢、娄、娥、如、妙、妊等.氏,本是母系社会中男子身份贵贱的标志,"三代之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妇人称姓.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通志·氏族略》)古籍中记载的"伏羲氏""神农氏""高阳氏""有扈氏",都是称"氏"的知名人物.随着社会的发展,男子经济地位的提高,妇女逐渐失去了姓的特权,姓反而成为男子的象征,子女皆从父姓.至此,姓氏也合二为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