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3篇
教育   1351篇
科学研究   89篇
各国文化   27篇
体育   123篇
综合类   37篇
文化理论   12篇
信息传播   20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110篇
  2013年   119篇
  2012年   158篇
  2011年   190篇
  2010年   138篇
  2009年   135篇
  2008年   161篇
  2007年   125篇
  2006年   95篇
  2005年   102篇
  2004年   105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中国素来被称为“礼仪之邦”,在中国古代,人际交往极其注重礼仪,.交谈语很讲究对别人的尊称和对自己的谦称。王力先生在《古代汉语》中就曾提及说:“古人常用谦称和尊称。”尊称是对对方以及和对方有关的人的表示尊敬的一种称呼,谦称是对自己以及和自己有关的人的表示谦逊的一种称呼,两者共同构成了古代的礼貌称谓系统。  相似文献   
63.
在全球化背景下,华语电影陆续亮相西方荧屏。在此过程中,文化词汇的翻译,特别是礼貌语的翻译,为外国观众接受华语电影减少文化障碍取得国际成功做出了重要贡献。文章试图通过对中西方礼貌理论研究的比较,发现其理论上的差距;通过对礼貌语之称谓、寒暄语以及赞美语回应的探析,从微观上探究礼貌语字幕翻译策略,解决文化背景迥异的西方观众对以古代文化为题材的华语电影的接受问题。  相似文献   
64.
姓名不是一种孤立的存在,而是与民族的幸福观念高度相关。比较而言,中华文化重姓轻名,而西方文化重名轻姓,这实质上反映了中西幸福观的差异——中国人的幸福观具有鲜明的集体主义取向,而西方人的幸福观则具有鲜明的个体主义取向。  相似文献   
65.
浅谈称谓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称谓系统是人类用于识别身份、指代称呼对象以及交际中角色关系定位的特定的语言符号系统,称谓语是社会语言学研究领域中不可忽缺的一部分,称谓的选择是一个过程。本文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考察一下语言称谓系统在社会语境中的表现。  相似文献   
66.
汉字是表意文字,是形音义统一的,具有见形知义的特点。比如有个人叫王敬言,让人一听就觉得,他可能是警察的儿子。因为敬言就是警察的警字拆开的。汉字姓名中有些姓和名之间有着玄妙的关系——在字形上具备或分或合、拆与被拆的特点。有些人的姓名是拆姓为名,在取名  相似文献   
67.
晓瑞 《华夏文化》2006,(3):52-53
当你来到滇西边疆,特别是在保山坝和昌宁、施甸、临沧等地,会听到很多人被称作“蛮儿”。其中有的是名字,而更多是对普通男子的通称,根本界定不了它的褒贬色彩。父母称自己的孩子时,便说:“我的蛮儿”,特别有爱呢的成份。“蛮儿”或“蛮”到底源自何处?为什么滇西人们喜欢称“蛮”?我们不妨探究一番。  相似文献   
68.
业余网球冠军的荣耀令人羡慕。在成千上万的业余网球迷中,能拥有那种骄傲的幸运儿却屈指可数。绝大部分就像三国志游戏里面的小兵,上阵不久就被砍倒,更别提留个姓名。连续采访了6站比赛的冠军,对于业余冠军的炼成也有了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69.
在体育教学实践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频繁,近距离的接触比较多。如果教师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记住学生的名字,那么学生就会有一种受到教师的关注和重视的心理体验,快速地拉近了师生间的心理距离,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对体育教学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0.
陈宝良 《寻根》2014,(5):22-26
称谓之事虽小,却是一种身份象征,有时甚至被上升到礼制与法律的高度加以认识。在日常交际中,称谓是否得当,小则关乎人际关系是否融洽,大则与个人的前途与命运休戚相关。明朝正统年间,山西大儒薛碹很有学问,在英宗皇帝面前奏对时,理应自称“臣”,或许因为紧张的缘故,一时误称自己为“学生”,言出深感失言,不觉惭愧,只好引退。还有崇祯十一年(1638年)四月,崇祯皇帝召见一些地方上的推官、知县入对。面对皇帝,本应自称“臣”,但有人误称“知县”;本立称皇帝为“皇上”或“陛下”,但有人误称“老大人”,仓皇间觉得错了,又误称“老皇上”。上述种种,显然不符合“朝仪”,属于“失仪”的行为,说大了或许会影响他们的官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