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4篇
  免费   2篇
教育   508篇
科学研究   4篇
各国文化   7篇
体育   7篇
综合类   18篇
文化理论   7篇
信息传播   5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什么叫诗话?诗话是一种漫话诗坛轶事、品评诗人诗作、谈论诗歌作法、探讨诗歌源流的著作。它是在诗歌高度繁荣的基础上产生的。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诗歌源远流长,特别发达。约三千年前的殷商卜辞和周易卦爻辞,已经有了一些用文字记载的极其简朴的原始诗歌。两千多年前的周代更出现了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标志着我国古典诗歌已经相当成熟。屈原是我国古代第一个伟大的诗人,他的代表作《离骚》与《诗经》中的《国风》合称“风骚”,  相似文献   
72.
严羽的“妙悟说”,针对江西诗派“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的弊病,标举“盛唐兴象”,构筑了“以禅喻诗”的诗学体系。本文拟从诗禅的有关表述入手,分别对“悟”的对象、“悟”的途径、“悟”的境界作粗浅分析,以准确把握“妙悟说”的基本内涵。  相似文献   
73.
明代李东阳的《怀麓堂诗话》与南宋严羽的《沧浪诗话》,内容上有相通之处。取盛唐为宗与取法平上,形象思维与艺术形象,时代风格与个人风格,在上述三方面,李东阳对严羽既有继承,又有重要的补充与发挥。  相似文献   
74.
欧阳修的《六一诗话》和刘攽的《中山诗话》均为北宋较早出现的诗话著作,两人都于作品中粗略地表达了自己的诗学主张.论文从两者对诗歌创作的首要关注点、对待西昆浮艳风气的态度、关于诗歌与现实的关系以及关于诗歌之"病"等四点对两部诗话的诗论主张进行比较,以便洞悉欧阳修和刘攽的主要诗论侧重点所在;同时对两部诗话部分观点相似的现象作出一定的解释,从而增进对北宋初期诗话创作情况的了解.  相似文献   
75.
北宋人王当的《王子思诗话》是一部在宋代产生过一定影响的诗话著作,其中评论韩愈诗文者11条,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史料价值。当代学术界还没有给予这部著作以足够的重视,有必要认真地加以梳理。  相似文献   
76.
从《岁寒堂诗话》看两宋之际理学文学观的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戒深受理学影响但并未被完全桎梏,其《岁寒堂诗话》立足于传统诗论,又吸收在他看来理学诗论之可取部分,一方面以传统诗论纠正理学之偏失,一方面又不觉间以其所受理学影响对传统诗论作出新的诠释。他出入于二者之间,建立起了一种左右逢源、又体现出独到的个性风格和自家悟境的文学观念,为理学最终形成自己道德与文学相统一而又让文学更好地服务于其道的道德诗学思想开启了思路,客观上折射出了理学文学观由北宋时期的偏颇僵化、举步维艰发展到南宋时期的自成体系、成熟完善这一演进之迹。  相似文献   
77.
关于审美风格的形成,张戒注重作家自身因素的作用。具体而论,即“气”、“才力”、“性情”等。同时,在诗歌风格方面,他认为,有以“意胜”者,有以“味胜”者,有以“韵胜”、“气胜”或“才力胜”者,并推举出各自不同的代表作家以为楷模,由此对传统诗学有关风格及类型的研究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78.
乾嘉之际为清代诗歌发展的转折时期。祖唐祧宋的诗界门户之争终于告一段落 ,各行其是的自由诗风日渐形成。诗歌创作的中心由台阁而向下转移 ,打破了绵延清代中前期的诗歌台阁化局面。作为当时重要诗人之一的法式善在其《梧门诗话》中记录了当时诗坛变化的一些迹象 ,为我们提供了研究这一时期诗歌发展趋势的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79.
在中国传统的美学思想中,不仅富有独特的民族审美命题与范畴,而且也贯穿着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精神。在这种美学思想影响下的文艺创作,无不充满了对人的关注、对人之生命价值意义的关切与肯定。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