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40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1篇
信息传播   1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左传哀公六年,公元前489年,吴国大举伐陈,楚国誓死救之;陈乃小国,长江上的二位老大决定在小陈身上比比谁的拳头更硬。风云紧急,战争浩大沉重,它把一切贬为无关紧要可予删去的细节:征夫血、女人泪、老人和孩子无助的眼,还有,一群快要饿死的书生。——孔子正好赶上了这场混战,困于陈蔡之间,绝粮七日,吃的是清炖野菜,弟子宰予已经饿晕了过去;该宰予就是因为大白天睡觉被孔子骂为"朽木粪土"的那位,现在我认为孔夫子骂人很可能是借题发挥:想当年在陈蔡,这厮俩眼  相似文献   
32.
    
《中国科技信息》2003,(24):30-30
TU-KA Celludar东京等3家TU-KA集团公司将从12月下旬开始发售配备利用骨传导方式的“Sonic扬声器”的手机“TS41”。骨传导是一种将声音作为颅骨等的振动传递到听觉器官的方式。由于  相似文献   
33.
淡竹·雅竹     
不知为何,我偏爱竹。竹不如兰的幽雅;不如梅的傲骨;不如菊的朴华。但竹有竹的美。人们常用"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来形容女子天然清纯之美,芙蓉一举成名。殊不知,竹的淡,竟是比芙蓉还要天然的美。竹,挺拔,朴素,素中带  相似文献   
34.
千百年来,史学界对于历史上究竟有无貂蝉其人,一直探佚寻踪、争论不休。貂蝉,也许只是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却能够与有稽可考的西施、王昭君和杨贵妃一起名列"中国古代四大美女",这不能不让人们惊叹经典的文学作品在中国民间的巨大魅力与影响力。《三国演义》中貂蝉的形象是罗贯中结合自己的思考,在历史和民间流传故事的基础上,经精心选择、取舍后加工而成。从貂蝉这一形象的塑造中可以清楚的看出罗贯中本人深受儒家思想人本意识、忧患意识与力行意识影响的印迹,并将这一印迹通过貂蝉这个"仁、义、礼、智、信"的综合体栩栩如生地展示在世人面前,使之成为中国人文历史中一个特定的文化符号,存在于我们的文化记忆中。  相似文献   
35.
听话     
听话。听话?我们该不该听话?我们该听谁的话?该听什么样的话?谁又该听谁的话……在中国封建社会中,所有人都要听皇帝的话,但又有"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也有人认为要听孔夫子的话,因为他是圣贤,我们要听从他。也有人认为不该听孔丘的话,因为孔老二讲的只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有人说,我们都应该听父母长辈的话,因为他们的话是"灯",是"桨",是"钥匙"。又有人说,我们不该听他们的话,因  相似文献   
36.
《弟子规》是我国古代一本传统蒙学书的名字。书中有很多部分告诉我们,在幼儿园、家中或外面,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情景小故事:  相似文献   
37.
孔子(公元前551年—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今山东曲阜)人,是我国两千五百多年来最伟大的教育家、政治家和思想家。自汉武帝开始尊封孔子为"大成至圣先师"与"万世师表"。他不仅受到中国人的崇敬,而且得到东南亚及全世界各国人民的尊敬,居"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有一次,孔夫子与众弟子在陈、蔡被围困,连续困了七天,没有食物可以吃。弟子们饿了七天,个个面黄肌瘦。但此时,孔夫子依然每天不断地学习,弦歌不绝。子贡见同学们如此饥饿困顿,便用自己身上的财物,到外面换了少许的  相似文献   
38.
读董桥书,虽对其骨子里的名士作派和"雅得化不开"的定式化腔调略存腹诽,但对其文采风流和高人雅致还是多有服膺.董桥为文少思想家的识力而多文章家的情韵,其作品行之也远,主要得力于"言之有'文'".孔夫子说:"言之无文,行之不远."指写文章或说话,没有文采就难以流传久远.……  相似文献   
39.
谏屈原书     
《初中生优秀作文》2008,(Z2):106-107
屈公:悠悠数千载,安然无恙乎?每每拜读大作,或伫立案边,或观龙舟竞渡,粽投鱼腹,不胜感慨系之。思量再三,不禁为您的结  相似文献   
40.
孔夫子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代表人物,同时也是几千年来被最大限度消费的圣人,只不过消费的方式和目的不同而已。近年来的国学热、经典诵读热,掀起了新一轮消费热潮,而一部《孔子》电影的横空出世,更让这位圣人成了茶余饭后的谈资和网上热议乃至激辩的对象,不能不让人心生感慨。去过山东的人大概都要去曲阜,因为那里是孔圣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