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318篇
科学研究   14篇
各国文化   9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21篇
文化理论   6篇
信息传播   3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我国教育界从不同立场出发,围绕着以下问题进行了10多年的论争:“我国高职教育是属于高等教育的专科层次,还是属于一种新的高等教育类型?”。论争的实质是我国高职教育应该如何改革和发展,即高职教育发展观问题。本文通过反思,对我国高职教育未来发展提出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82.
上世纪三十四年代,京派批评家与左翼、海派文人分别发生了一场论争。在论争之中,京派批评体现了自身的现代性,在与左翼的论争之中,京派批评表现出了“关注人性”“把持距离”的特点;与海派的论争中,京派则显现出强烈的“学院意识”,以及“学院意识”之后“纯正的文学趣味”的支撑。这些现代性特点的体现也正是京派批评“精彩”之所在。  相似文献   
83.
信念伦理学的基本主张是:我们对自己相信什么,即对自己的信念负有某种道德责任。信念伦理学论争于是围绕这种主张的可信、可能和可行等而展开。信念伦理学的"克利夫特/詹姆斯之争"是信念伦理学论争的最初起源。因此,探讨这次论争的具体情况,对于信念伦理学研究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4.
周朴 《考试周刊》2013,(44):21-22
本文重点探究了三个课题,一是语文教育论争的概念与意义,二是中学语文教育论争的发展现状,三是对现状的反思,以期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与参考,并促进我国语文教育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85.
胡适在五四时期参与的文学论争主要有两类:新文学建设论争和文化政治论争.新文学建设论争中,胡适以学者的态度、试验的精神倡导"历史的进化的文学观",创作、理论虽不乏幼稚和欠缺,但推进了整个新文学运动发展,胡适本人也因此暴得大名;在以"问题与主义"之争和"整理国故"论争为代表的文化政治论争中,继续秉持学者作风的胡适却成为新文化的"叛逆".此间胡适论争角色变化的原因不是因为他思想、学术的倒退,而是时政潮流选择的变化,文学和文学论争的标准常常是在文学之外的.  相似文献   
86.
(一)每当时代转型,语就会陷入论争。古代“名实之争”,“读经”与“小学”的“器道”之争,现代周作人、胡适引发“旧皮囊装新酒”的争论。这些化大师的论争完成了旧化的分裂更新。同样,现代美学、现象学、符号学等的介入,使语教学在方法论上走向现代化。  相似文献   
87.
《全球教育展望》2007,36(5):8-15
本文把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围绕着新课程所倡导的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等方面的论争统称为课程论争。为澄清课程论争的特征,本文借助伦理学的相关理论作为分析工具。文章认为,论者以"教学认识论"作为衡量课程教学理论的尺度,混淆理论发展的脉络,使课程论争呈现出明显的非对话性质。文章的最后部分阐发了作者对"课程论争可能出路"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88.
新中国成立初期体育学界的探索和体育事业的发展,为当代体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启示和思想资源。出于复杂原因,当时被"双百"方针孕育而生的首次体育学术论争,鲜有人提及。在学界内外争鸣氛围的激励下,这次论争系统总结了当时体育发展中的基本问题,空前活跃了体育研究氛围,也促使篮球战术、体育内行与外行、武术渊源和发展等具体问题的讨论得以深入展开;而历史条件的特殊性和局限性,致使其偏离了体育场域且未能充分关注基本国情;从研究者的态度、论争者的遗憾和体育界的反思等层面,对我国首次体育学术论争及其深远影响进行研判。  相似文献   
89.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过程中,始终伴随一些反对者对其进行歪曲和抵制。早期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更是如此,存在着反马克思主义者和伪马克思主义者、"文化复古主义"者以及"实用主义"者等错误思想和言论的抵制。为宣介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给予他们以坚决回应,艾思奇就是其中一位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应战者,他强有力地回击和论战,挫败了歪曲和抵制者的图谋,最终赢得了群众的支持,捍卫了马克思主义理论阵地,深化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我党的指导地位。  相似文献   
90.
托马斯·阿诺德结合英国国情和时代精神进行的教育改革探索,在英国教育史上产生过重大的影响。然而,即使在英国,他仍然是一位尚未得到充分理解、甚至被误解的教育家。通过对国内外学者的观点和史料的综合和分析,为我们客观、全面地深入理解和评价阿诺德的教育思想和贡献提供论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