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1篇
  免费   1篇
教育   495篇
科学研究   25篇
各国文化   15篇
体育   58篇
综合类   11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14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1.
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有缪荃孙稿本《泺源小志》1册,该书为缪荃孙利用其光绪十七年主讲泺源书院时获得的资料编辑而成,内容以条规和诗为主,虽篇幅仅6000余字,却是泺源书院仅有的一部专志,而且从未刊印行世。此文对该稿本予以简单介绍,并对全书进行标点,作为附录首次发表。  相似文献   
712.
正直至今日,叶企孙,仍是一个罕为公众所知的人物。即便知道,对不少人而言,他也仅仅意味着一段传奇:清华大学教授,帮助抗日军民造地雷炸药。这段传奇,不知《地雷战》为何物的少年们不会知道;无数次看过《地雷战》、至今提起还津津乐道的那几辈人,也无从知晓。因为,在这部著名的电影中,你丝毫看不见  相似文献   
713.
《现代企业教育》2014,(9):100-100
赵洪鑫同志是齐鲁书画研究院早期(1991年)的一位老书家。他白幼习书,能深入传统,上溯上古三代、秦、汉,下追宋、元、明、清,喜古爱今、涉猎广泛。他一向崇尚、追求唐楷的法度、规范、精劲和谨严;行书宗二王,崇尚灵秀、恬和及飘逸的“不激不历”;草书临过《怀素帖》,但对孙过庭《书谱》的研习更为着力。  相似文献   
714.
正榜样孙二娘我出生在英国东北边一个叫约克的小镇,那镇不大,但有千年的教堂和大片的原始森林,还有美不胜收的自然风景。父母是当地的房产商,家境十分优裕。我家有古堡式的别墅,有英国式的乡村花园,也有高档的马厩。小时候我最喜欢看家乡的紫红色的朝霞,它半掩在白杨树的后面,不一会,它把万紫千红的光芒洒在苏醒的大地上,那时,我坐在马背上,也成了它覆盖的一员,那时要多开心有多开心。那地方人很少,一年四季冷多暖少,可环境造人,那里的人坚强率真,做事干脆、认真,要么不做,做便要做好。  相似文献   
715.
目的论是德国功能学派翻译理论的核心,该理论自提出以来,引起了翻译界广泛关注,褒贬不一,更有学者就其对翻译,尤其是文学翻译的指导和解释作用提出了质疑。文章结合目的论三准则,以陆谷孙翻译的《战前星期天》为例,分析其对翻译实践的指导与解释意义,以此验证目的论三准则对文学翻译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716.
纬零  孟玮 《教师博览》2012,(9):22-25
叶企孙出生在一个书香世家,3岁开始背诵《唐诗三百首》,习写《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6岁开始熟读《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诗经》等等。如果在国学上继续研习,或许可以成为未来的国学大师。  相似文献   
717.
纬零  孟玮 《教师博览》2012,(10):22-24
四 1993年,当时的中国科学院院长周光召在《纪念叶企孙先生》一文中,这样评价叶企孙的一生:叶企孙先生“是我国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之一和我国物理学界最早的组织者之一,为我国物理学研究与理科教育、科学事业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叶企孙对国家“突出的贡献”,不仅表现在“两弹一星”方面,更表现在对中国近代物理学事业的建立上。  相似文献   
718.
孙叔敖为楚令尹,一国吏民皆来贺。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孙叔敖正衣冠而出见之,谓老父曰:“楚王不知臣不肖,使臣受吏民之诟,人尽来贺。子独来吊,岂有说乎?”父曰:“有说。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孙叔敖再拜曰:“敬受命,愿闻余教。”父曰:“位已高而意益下,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  相似文献   
719.
若干重要诗集创作与评价上的理论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20世纪30年代出版的六本诗集: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孙大雨的《自己的写照》、孙毓棠的《宝马》、戴望舒的《望舒草》、卞之琳的《鱼目集》以及何其芳的《预言》为"个案"研究的对象,围绕着诗歌的形式,技巧及评价等问题逐一分析,重点探讨了《大堰河》创作风格和艺术个性;《自己的写照》为"诗的格律"所作的切实努力;《宝马》"默默无闻缘底事"的原因;《望舒草》在情绪境界上的开拓;《鱼目集》由主情到主知的转变;以及《预言》集空灵幻美的诗风和追求"年轻的神"的诗歌理想等一系列的问题.作者试图在这些个案研究的基础上,发现其中贯穿的理论脉络,并理论联系实际,从而建立起"统一场论"的诗学研究模式.  相似文献   
720.
神游兰亭     
兰亭雅集,王羲之父子、谢安、孙绰等人沉醉山水,陶然自乐。在乱世中随世俯仰的他们,终于得以放下满心的疲累,拾起那久违的欢笑。他们"一觞一咏"为后人留下了艺术价值并不太高的《兰亭集诗》,正是在这部诗集中,诗人们开始留意山水审美,并从山水中体悟玄理。开后世山水田园诗之滥觞。而王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