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79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30篇
教育   8518篇
科学研究   473篇
各国文化   41篇
体育   294篇
综合类   272篇
文化理论   42篇
信息传播   596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85篇
  2022年   109篇
  2021年   102篇
  2020年   84篇
  2019年   75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96篇
  2016年   150篇
  2015年   315篇
  2014年   862篇
  2013年   745篇
  2012年   857篇
  2011年   993篇
  2010年   829篇
  2009年   830篇
  2008年   1079篇
  2007年   743篇
  2006年   545篇
  2005年   417篇
  2004年   251篇
  2003年   234篇
  2002年   192篇
  2001年   194篇
  2000年   127篇
  1999年   71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越薪的小说旨在探索“抗战”时期上海人的个体存在方式,在当时“救亡图存”的宏大主题中显得独特而自我。这与“孤岛”、“沦陷区”一些作家的思想有相通性,又与“五四”学精神形成一种回应。  相似文献   
92.
20世纪最有影响的基督教哲学家之一莱茵霍尔德·尼布尔在其最有影响的代表作之一《道德的人与不道德的社会》中,运用他的基督教现实主义伦理观,对现实的社会问题进行伦理研究,把社会公正看作道德的最高理想,首次对个体道德和群体道德进行了严格的区分,认为群体的道德低于个体的道德,分析了道德的两难处境,对我们认识全球化时代的伦理关系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3.
《新闻界》2016,(13)
为了更深入地理解网络对社交孤独的影响,探明网络使用和社交孤独双向影响的机制。本研究调查了大学生的社交孤独感及其投入三类七项网络服务使用行为的频率:1.社交型行为:使用社交网站、在线即时通讯、玩网络游戏;2.休闲型行为:观看网络视频、浏览购物网站;3.信息型行为:浏览学术网站、浏览新闻网页。检验交叉滞后中是否存在的因果联系。结果发现,使用在线社交网站、观看网络视频和浏览购物网站时间可以正向预测下一个时间段的社交孤独;社交孤独可以正向预测下一个时间段的浏览购物网站和玩网络游戏的时间;在线聊天、浏览学术网站、浏览新闻网页与社交疏离感没有显著效应。不同的网络行为与社交孤独之间关系并非一致的,观看网络视频和浏览购物网站行为会导致社会孤独,而社会孤独又会促使个体出现更多的浏览购物网站和玩网络游戏行为。  相似文献   
94.
叶飞在《中国教育学刊》2019年第6期《学校公共精神教育的公共性困境及其超越》一文指出,学校公共精神教育需要充足的公共道德空间,并通过这个空间来促进人的公共道德意识及公共精神理念的发育。但是,从当前学校教育的实践来看,学校和教师往往更加重视个体德性的培养,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公共德性的教育。这就造成了个体德性对公共德性比较严重的遮蔽,阻碍了青少年学生的公共德性精神及人格品质的健全发展。  相似文献   
95.
从三个方面阐述稳态与平衡观的培养:在细胞水平,可从细胞内与细胞外,分别通过溶酶体的教学、内环境的教学两方面来培养学生的稳态与平衡观;在个体水平,可从人和动物、植物,分别通过血糖平衡的调节、黄瓜果实内源激素的调节两方面来培养学生的稳态与平衡观;在群体水平,可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分别通过种群数量变化的学习、分析群落内部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维持三方面来培养学生的稳态与平衡观。  相似文献   
96.
认识主体的个性是在社会文化环境中塑造而成的.文化个性塑造的途径是社会教化和个体内化.其方式有经验的示范和理性的文化训练等.文化个性塑造最基本的中介是语言符号.文化个性塑造的实质是个体心理机制与社会文化因素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97.
本文通过对学习型社会内涵及其对高等院校人才开发模式的探讨,论证了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国高等院校必须调整办学模式,针对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培养能满足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这一主题;同时,还强调了当今社会合格人才既要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更要具备系统思考、动态适应、竞争合作以及传承创新等能力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98.
心理素质在人的素质中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而且居于核心地位。一方面是因为心理素质作为一种精神载体,在个体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形成过程中起着中介和基础作用。不论知识的获得还是品德的形成,无一不是以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和需要、动机、能力、性格等个性心理特征为基础的;另一方面是因为,在影响人的素质形成的诸多因素中。心理素质是具有能动作用的因素,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它不仅可以对外部影响起重要的选择作用。而且可以对内部环境起调节、整合作用。心理教育是人才整体素质形成的关键,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9.
针对不同个体域,用实例讨论了谓词逻辑中命题符号化时函数的引入、函数的作用以及谓词和函数的区别,并给出了错误使用函数的例子,分析了产生错误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0.
组织成员知识共享的动机和激励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共享是知识管理的先决条件,要实现有效的知识管理首先必须实现知识的有效共享。影响知识共享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技术、资源、制度和文化方面的因素,也有个体心理方面的因素。因此从个体心理角度出发,分析寻求影响组织成员知识共享行为的心理因素,进而针对影响知识共享行为的这些因素,探索建立促进知识共享的激励机制,对于实现有效的知识共享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