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33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7篇
教育   8729篇
科学研究   435篇
各国文化   60篇
体育   294篇
综合类   249篇
文化理论   39篇
信息传播   1069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114篇
  2022年   144篇
  2021年   122篇
  2020年   134篇
  2019年   93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127篇
  2016年   245篇
  2015年   646篇
  2014年   1582篇
  2013年   757篇
  2012年   864篇
  2011年   988篇
  2010年   904篇
  2009年   832篇
  2008年   1063篇
  2007年   687篇
  2006年   399篇
  2005年   299篇
  2004年   192篇
  2003年   155篇
  2002年   123篇
  2001年   105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对彝文产生时间的讨论,不仅需要理论上的推绎,还需要得到更多考古材料的实证;彝文发生的渊源物不是一元的,而是多元的;彝文的起源与宗教有关,其创制者为彝族的宗教职业者--毕摩.  相似文献   
122.
任志萍 《青年记者》2016,(24):33-34
美国学者马克·波斯特在《第二媒介时代》中说:“语言不再表征现实,不再是用来强化主体的工具理性的中性工具,语言变成了,或者更确切地说,重构了现实.”①新闻引语在借用“他者”话语来表达、佐证、补充报道主题时,就不可避免地涉及对不同“他者”话语权的选择和分配.这种选择和分配从批评话语分析角度来看,体现着报道者对不同引语话语来源者社会身份和角色的建构. 本文以搜狐新闻2014年12月至2015年2月期间使用了引语的24则“民生新闻”②为例,讨论以“普通百姓”为语源的引语中所隐含的社会身份及社会角色认知,并针对现实认知中所存在的问题,从引语选择和引语视角的角度提出“引语重构”的相关建议,希望有助于民生新闻更好地实现观察民情、洞悉民心、倾听民声的传播服务宗旨,使其更好地起到政府和百姓之间信息沟通的桥梁作用.  相似文献   
123.
《羽蛇》是典型的女性主义的文本,在作品中活跃着丰富的女性群体形象。由于时代的因素和个体差异,导致了他们在男权社会的既定秩序下呈现出不同的面貌。本文把作品中的女性分成三类来考察:男权社会的自觉认同者;痛苦挣扎在夹缝中的一类人;“新新人类”。揭示徐小斌在现阶段对于女性本体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4.
市、县、学校为引领一线教师迅速成长,走进新课程,不定期举行“公开课”、“示范课”等活动,笔者听了许多这样的课,觉得不少执教者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还比较浅显,不到位,过于放大了新课程的某些理念,致使引领产生了偏颇,走入误区。  相似文献   
125.
2006年文言实词的考查与2005年相比,有一点小小的变化:2005年全部试卷中有两套(全国卷Ⅰ与全国卷Ⅲ)没有将文言实词单独设题考查,而2006年所有试卷全部单独设题(除上海卷外,其余都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考查文言实词。这说明高考命题者对文言实词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6.
萨义德的东方学研究带给了我们多方面的文化启示。他的理论洞见对当前有关全球化语境下东西方文化关系的讨论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在文化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东方文化应确立自己正确的文化身份,这样才能有效地参与到全球文化的共建中去。  相似文献   
127.
有些老师常抱怨:"为什么我的学生在课堂时不会出错,偏偏在考试时出错呢?"对这个问题,我也常常陷入深深的思索中。经过不断思考及课堂观摩,我发现很多教师在课堂上根本没给学生思考的空间,也就是说学生想在课堂上出错也没机会。既然没机会在课堂上错,那就只能错在考试上了。其实我发现,只要能给学生一个支点,便可以培养四种能力,下面,我以《用字母表示数》一课为例,谈谈自己的看法。一、敢于给时间,为学生寻找思  相似文献   
128.
在贾府能够清醒预见到贾府日后的危机,并有其相应对策,欲挽狂澜于既倒的只有两个人——秦可卿和贾探春。本文从预见时间、角度、解决方法等方面比较其异同,从而体会曹雪芹赋予这两个形象所蕴含的深刻丰富的政治意义、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129.
《新闻界》2016,(13)
为了更深入地理解网络对社交孤独的影响,探明网络使用和社交孤独双向影响的机制。本研究调查了大学生的社交孤独感及其投入三类七项网络服务使用行为的频率:1.社交型行为:使用社交网站、在线即时通讯、玩网络游戏;2.休闲型行为:观看网络视频、浏览购物网站;3.信息型行为:浏览学术网站、浏览新闻网页。检验交叉滞后中是否存在的因果联系。结果发现,使用在线社交网站、观看网络视频和浏览购物网站时间可以正向预测下一个时间段的社交孤独;社交孤独可以正向预测下一个时间段的浏览购物网站和玩网络游戏的时间;在线聊天、浏览学术网站、浏览新闻网页与社交疏离感没有显著效应。不同的网络行为与社交孤独之间关系并非一致的,观看网络视频和浏览购物网站行为会导致社会孤独,而社会孤独又会促使个体出现更多的浏览购物网站和玩网络游戏行为。  相似文献   
130.
《狂人日记》的主题恐怕并非学术界所津津乐道的“吃人”,而是“吃人”背后的“对人的关怀”,这种关怀,在《狂人日记》分成三个阶段而演进,本文力图描述这一演进的过程,从而对《狂人日记》的主题进行重估。全文分三部分如下:1、自我关怀——狂人一切行为的出发点是自我关怀;2、关怀他者——狂人对他者的关怀来自推己及人的“同情”;3、关怀未来(孩子)——狂人的关怀未来(孩子)来自对“纠缠”自身的环境的反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